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
最初治疗疾病多采用单味药物。随着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对药性特点的不断明确,用药也由简到繁,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配伍既能照顾复杂病情,又可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因而被广泛采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最早总结了中医配伍用药的规律,指出:“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除单行是指单用一味药治病外,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都属药物配伍应用的范畴。
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兼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重,或病情比较复杂,单味药力量有限,且难全面兼顾治疗要求;有的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单味应用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因此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相须
即功效相似的同类药物合用后,可以起协同作用而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全蝎、蜈蚣同是平肝熄风药,二药合用能明显提高止痉定搐的作用;麻黄、桂枝同用,增强了发汗解表的功效;银花、连翘同用,增强了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
相使
即两类药性、作用不同的药物,主辅相配后,辅药可以助主药提高功效。此法与相须同是配伍中最常用的方法。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利水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以增强黄芪利尿消肿的作用;又如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泄火的主药,牛膝活血消肿、引火下行,可以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
相畏
即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或功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甘遂畏大枣,大枣可以抑制甘遂攻伐脾胃的毒副作用,使其峻下而免伤脾胃。半夏畏生姜,生姜可以抑制生半夏刺激黏膜的毒副作用,更好地发挥半夏降逆止呕的疗效。
相杀
即两种药物合用后,一种药物能缓解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能缓解消除砒霜所引起的砷中毒反应,即防风杀砒霜毒,又如绿豆杀巴豆毒,麝香杀杏仁毒等。
相杀与相畏系属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相恶
即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如与人参合用,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温中散寒的作用。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
在中药配伍的研究与探索中,还发现有的药物配伍应用后,能产生与原药物不同的新功效,如桂枝配芍药以调和营卫,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大黄配肉桂以温阳通便,桔梗配枳壳以宣降肺气,肉桂配黄连以交通心肾等等,都是对七情配伍用药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⑴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它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⑵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⑶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⑷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方剂配伍方法有多种,但七情配伍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的主要规则。研究复方配伍的目的在于去除无效物质,优化组合处方,增效、减毒,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预防药物中毒。主要有以下方法:
1.文献理论研究方法 从经典配伍实例中获得中药复方配伍的规律性认识:如相须相使配伍,能增强药效;相畏相杀配伍,可制约毒性;相恶相反配伍,可增毒减效等。已开始转向应用主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类方方证内涵或方剂配伍特征予以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古今方剂进行逻辑处理,以客观、更深入地认识方剂的配伍结构,从中医证法方药内在逻辑上揭示方剂配伍和运用规律。
2.临床验证研究方法 即通过临床的医疗实践,考察药物组成变化、药物剂量变化与主治证、疗效之间的关系。疗效可靠的方剂,不仅要针对性强,恰中病情,还须立方严谨,用药主次分明,要做到一点就必须善于巧妙配伍。如黄连配木香善治热痢里急后重,配吴茱萸长于治肝火腹痛吞酸,配肉桂则治心肾不交之失眠。剂量是药性的基础,也是决定药物配伍后发生药效、药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当归补血汤为例,文献记载的当归:黄芪之比除1∶5外,还有1∶6(《外科理例》),1∶4(《医学心悟》、《时方歌括》),1∶3(《医部全录》),1∶2(《血证论》),2∶5(《东医宝鉴》),3∶8(《医学入门》),3∶10(《女科撮要》)。而临床观察显示,当归:黄芪为1∶2时偏于养血益气,抗缺氧作用最为显著;为1:1时偏于益气活血兼养血,显著增强红细胞膜流动性。由此可见,不同剂量比例各有自己的作用优势。
3.实验研究方法 考察复方配伍、配比与化学成分、药理效应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化学研究方法 研究配伍或煎煮制备过程中化学成分所发生的量的变化和质的改变。如甘草酸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这与麻黄汤止咳平喘功效有密切关系。采用HPLC测定麻黄汤各药分煎与合煎后甘草酸的含量发现,合煎后的分量大于甘草单煎的分量。用HPLC法测定肉桂与黄连不同配比对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发现肉桂的配比越大,黄连生物碱的含量越少。中药配伍后还会出现原单味药不含有的成分。如单味的人参、麦冬、五味子在煎煮前均不含5-羟甲基-2-糖醛(5-HMF),单味五味子在煎煮后产生少量5-HMF,而当生脉散三味同煎或五味子、麦冬同煎时,产生大量的5-HMF,而5-HMF具有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②药理研究方法 研究不同配伍配比与药理效应、协调作用、毒性之间的关系。鄢顺琴等通过观察枳实与白术不同比例配伍组方(2∶1;1∶1;1∶2)对胃肠排空推进作用的影响,发现不同配伍比例的枳术丸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以枳实与白术比例为1∶2时作用最明显。说明枳术丸原方组方剂量配比关系的合理性,证明中药配伍剂量的变化对中药复方疗效的影响很大。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早在《本经?序例》的“七情”中就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这也是后世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并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 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配伍,则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五代后蜀韩保升在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 反者十八种”,后人所谓“十八反”之名,实源于此。相畏在中药“七情”中的含义,已如前节所述。但自宋代以来,一些医药书中,出现畏 、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七情”中“相畏”的原义有异。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中药
中药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
- Q:X遥丸和前列舒乐胶囊能一起吃吗?能配伍不?前列舒乐胶囊女的能
- A:女性是不能服用前列舒乐胶囊的,不对症的,现在有慢性膀胱炎,认为是与卫生不好,感染细菌或支原体有一定关系的,会出现了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不畅,长期不治疗,容易导致肾盂肾炎,所以需要积极地治疗,可以选......详细>
- Q:固本益肠片和四妙丸能一起吃吗有配伍禁忌吗?我上热下寒脾肾阳虚
- A:你的这些中药是可以一起用的,这些中药是没有配伍禁忌的,如果是有过敏性紫癜,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舌象,脉象来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通常选择用补气养阴,清热除湿,凉血止血的中药治疗。对于你说的这两种中成药不......详细>
- 姜豪杰医生讲解:过敏性哮喘怎么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 【今日热议】青岛皮肤科医院哪个好{实时搜索}青岛去狐臭的正规医院?
- 济南哪里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 济南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 山东去哪个医院治疗肺气肿好-济南哮喘病医院
- 王东洋院长详解:孩子咳嗽老不好,可能是支气管哮喘
- 咳嗽老不好,可能是支气管哮喘
- 山东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 王东洋院长详解:孩子得了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 王东洋院长详解:支气管哮喘哪里治疗好
- 山东哪里治疗过敏性哮喘-济南哮喘病医院
- 济南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 王东洋院长详解:支气管哮喘和咳嗽的关系
- 济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院-济南哮喘病医院
- 济南市治疗肺心病的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 姜豪杰医生讲解:治疗老年哮喘的办法-济南哮喘病医院
- 上海肿瘤医院-哪些人容易得外阴癌
- 长沙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维生素C对白癜风治疗有什么影响
- 长沙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什么是神经阶段性白癜风及其特点
- 山东治疗儿童自闭症比较好的儿科医院,关注济南六一儿童医院看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