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包括五项指标,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在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不同的。
检查对照: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7.乙肝五项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8.乙肝五项第5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②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
9.乙肝五项第2、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10.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②曾经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阳性。
11.乙肝五项第2、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已有免疫力。
12.乙肝五项第4、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病毒。
13.乙肝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
指标意义: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乙肝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另一个指标,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的免疫应答就是针对前S1抗原的。由于前S1抗原的出现在HBV感染的最早期,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正常值:
乙肝两对半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在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不同的。
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中,检查结果通常用“+”或“-”号来表示,“+”号表示阳性,“-”号表示阴性。乙肝两对半正常值是“-”阴性,说明血清中检测不到这项乙肝病毒标志物。
在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中,乙肝两对半正常值为①HBsAg:<0.5ng/ml(毫微克/毫升) ②HBsAb:<=10MIU/ml[米尤(音)/毫升] ③HBeAg<=0.5PEI U/ml ④HBeAb:当HBeAb定量<=0.2PEI U/ml ⑤HBcAb:<=0.9PEI U/ml。
前S1蛋白:
前S1蛋白是乙肝病毒(HBV-DNA)外膜蛋白的主要专长部分,它含有肝细胞受体,在乙肝病毒感染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方面起主要作用。在病毒感染机体的整个周期中,前S1蛋白的独特功能使之能够较充分的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情况,一直达到病程的转归过程。
1.前S1抗原出现于急性乙肝感染的初期,在转氨酶上升前便可检查出来,提示可当做初期确诊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 。
2.急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现象。相反,前S1抗原持续阳性,将发展至慢性乙肝。
3.抗HBe(+)慢性乙肝约占慢性乙肝的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检查前S1抗原,提示病毒在机体内持续复制,这一类乙肝患者 更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加查乙肝前S1抗原,弥补了因e抗原欠缺所导致的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4.在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抗HBe(+)者,加查乙肝前S1抗原(+)提示病毒在体内还较活跃,病毒并没有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当做治疗前的患者筛查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特别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排查也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的一些表现形式,无须用药治疗主要有:
(1)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单项阳性。这是乙肝"两对半"指标阳性中意义最好的一种,对乙肝病毒免疫,是保护性抗体,正常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要让机体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抗体3种抗体同时阳性;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及核心抗体2项抗抗体阳性;或乙肝病毒e抗体及核心抗体2项阳性;或只有乙肝病毒核心抗体1项阳性。以上4种情况都可在化验单中出现,如果被检查者肝功能始终正常,没有任何不适,只能代表既往被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这些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者根本不需要吃药治疗,他们没有传染或已完全康复,一般来说也不必再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3)肝炎病毒携带者,即所谓“大小三阳”,且肝功能正常,肝脏穿刺也无病理损伤者。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建议用药,而且用药效果也不好。只要定期肝检,远离烟酒等对肝脏伤害比较大的有毒物质,基本可以终生不出现病理症状。胡乱用药有可能会使病毒发生变异,加重病情。也就是说病毒携带者一般根本无需用药,国家的体检政策也是要求把病毒携带者和不带毒者一视同仁。
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出现肝功异常,肝脏有病理损伤,甚至表现出黄疸乏力等临床症状,一般需要用药治疗,但是用药的种类有很大差别,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主要有: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争取使乙肝病毒e抗原转阴,即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如果患者"大三阳"伴有转氨酶升高、非活动性肝硬化、无肝病家族史,可以使用干扰素和杨氏乙肝方治疗。拉米夫定使用的范围比干扰素更广泛,如活动型肝炎、肝硬化等,但是患者年龄最好在16岁以上。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小三阳";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称"小二阳"。这种情况应该区别对待:A.乙肝"小三阳"或"小二阳",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为阴性,表示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预示病情好转、传染性降低,此时只需口服一些保肝药物即可,如护肝金药片、罗浮健肝灵、复方益肝灵等,如果不吃药,密切观察随访也可。B.虽为"小三阳"或"小二阳",但是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为阳性,肝功能始终不正常,这种阴转是由乙肝病毒变异所引起的,标志着疾病趋向复杂化或病情加重,仍需积极治疗。治疗药物可用中药制剂,如罗浮健肝灵、苦参素等,也可试用拉米夫定。
以前是“两对半”,后来增加了一个HBcAb-Igm(核心抗体Igm),成了三对,现在又出现了一个Pre-S1(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简称S1抗原),“两对半”变成了“三对半”。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乙肝病毒感染作早期诊断;二是有利于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三是帮助患者进行药物选择和做预后判断。“两对半”检查的目的是诊断患者的感染状况、病毒复制情况、病程预后和药物疗效的观察等。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从五个方面弥补和加强“两对半”检测的不足:
1.由于前S1抗原出现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在转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所以它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指标。
2.急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阴转越早,预后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迹象。反之,前S1抗原持续阳性,预示着感染将发展成慢性肝炎。
3.抗HBe(+)慢性乙肝约占慢肝的30-50%,检测前S1抗原阳性,提示病毒在机体内继续复制,此类患者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加查前S1抗原弥补了HBeAg的缺失造成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4.在HBV(嗜肝DNA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抗HBe(+)者,加查前S1抗原可反映病毒在体内还较活跃,提示病毒并没有清除,肝脏还有潜在的病理损伤的可能。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适应症)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已有文献报道,前C区变异者不适宜用干扰素。)
所以,检验两对半,加查S1抗原可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HBV无症状携带者和抗病毒治疗乙肝的诊疗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检查指标:
一、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染上病毒的标志,并不能代表病毒有没有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二、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不是康复或是不是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显示仅这一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三、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菌复制标志。倘若乙肝两对半检查中,该项持续阳性3个月之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四、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菌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传染性。
五、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曾经染上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染上后就可产生的,对于辅助乙肝两对半检查具有意义。
治疗:
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区别一:检查指标不同
(1)项目指标为乙肝五项,也即是: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2)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指标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谷(AST/ALT)、谷氨酰转移酶(GGP)、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间接胆红素(IBILI)、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乳酸脱氢酶(LDH-L)、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RIG)、尿酸(UA)。
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区别二:临床意义不同
(1)乙肝两对半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2)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检查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肝功能检查尤为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判断极为敏感和重要。
检查后:
两对半意义
H
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 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而抗-HBs(+)表示体内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保护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可产生抗-HBs。
HBeAg(+)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的指标, 提示传染性较强, HBV DNA 的临床意义与其相同。抗-HBe是HBeAg的抗体, 它的出现表明传染性较低, 病毒在体内不活跃。
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存在于肝细胞内, 只能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检测到,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它的相应抗体——抗-HBc,因此抗-HBc(+)提示体内存在HBcAg,是既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HBVDNA意义
HBVDNA就是使乙肝病毒能复制出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简称乙肝病毒基因。乙肝病毒只有抗原而没有HBVDNA,是不会感染别人的,因为它没有复制病毒的能力,病人也就彻底痊愈了。医生在衡量乙肝患者的病情时,需要测血液中是否含有HBVDNA(定性,即阳性还是阴性),确定是否有感染性;而且还要测一下带有病毒的数量(病毒载量),就是判定感染性的高低,通常是以每毫升含有多少病毒的拷贝数(拷贝/毫升)标明患者血液中病毒载量。
HBVDNA的定性和定量对医生的诊断和用药非常重要,如果是阳性而且乙肝病毒载量很高,就必须治疗,否则会发生病情变化。有的人因病情反复,可引起肝硬化;有的则因乙肝病毒DNA和人肝细胞的DNA发生整合,会促使癌变。
HBVDNA区别
乙肝两对半只能反映体内抗原抗体的携带模式及在一定条件下机体的免疫情况,为乙肝病毒感染提供间接证据。而HBVDNA的存在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诊断的金标准。
当不能确信自己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并传染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时,最好是在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的基础上再申请HBVDNA检查,其结果不仅可以反映体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复制力及传染性,并能评价和监测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的疗效。其实只是单纯检查乙肝两对半,不必空腹;但如果还要做与代谢有关的检查,比如肝功能,就必须空腹,且前天晚上注意休息,不吃太油腻的食物。
其余两半
第一对:乙肝e抗原和抗体
乙肝e抗原(HBeAg),e抗原阳性说明有传染性。
乙肝e抗体(抗-HBe),HBsAg阳性的人如e抗体阳性,表明传染性很低。
第二对: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表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抗-HBs阳性一般表明人体已得到保护,对病毒有抵抗力。
第三对:乙肝核心抗原和抗体
乙肝核心抗原(HBc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只存在于肝细胞核中,不能用一般的化验技术在血液中检出,因此,核心抗原和抗体这一对中缺少了核心抗原这一半。
注意事项:
不需空腹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一种化验试验,主要是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抗原情况,也就是乙肝病毒及机体的反应情况,它是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及粗略评估体内乙肝病毒的水平,所以乙肝两对半检查与代谢没有直接关系,进食不影响那些HBV抗原抗体的指标,即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不需要空腹。
乙肝两对半检查不需要空腹检查,但是乙肝两对半常常和肝功能或乙肝B超检查一起检测,来判断乙肝情况。而肝功能和乙肝B超检查必须空腹,同时检查前一天要饮食清淡,检查前三天不能饮酒,才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所以如果要同时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乙肝B超)时,必须空腹。
检查周期
1、对于健康人来说,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能产生足量的乙肝抗体,3-5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即可,不过有慢性肝病症状时,也需要检查乙肝五项。
2、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的人来说,最好每年都去检查一下乙肝抗体浓度,一旦浓度小于10时,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3、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五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既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但过于频繁地检查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疗,就没有必要频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和病毒变异指标,应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选择必须进行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朋友们每隔三个月或者半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检查。还有临床上乙肝五项往往是和肝功能共同进行的,尤其是已经体现出乙肝症状的乙肝患者,如果感觉病情有点异常,就去医院进行检查。
接种疫苗前
乙肝两对半是一组常用的检测乙肝感染状况和免疫状况指标的简称,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代表已感染乙肝病毒,伴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大三阳”,伴e抗体和核心抗体即俗称的“小三阳”,此时再注射乙肝疫苗已经无效。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已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此时其他指标均阴性;也可能是自然感染已经康复的标志,此时伴有核心抗体阳性。这两种情况下均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因此乙肝疫苗接种前一般先化验乙肝两对半,可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由于乙肝疫苗安全性非常好,根据各地携带率的不同,也有推荐不化验,直接接种乙肝疫苗。
就诊意义: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感染乙肝病毒2-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常在乙型肝炎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数月。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90%结束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肝表面抗体可转阴。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常不能处理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
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日可测得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在血内高峰期是乙肝e抗原的高峰期。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0周内逐渐下降,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前可先转阴。如果乙肝e抗原持续阳性,则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e抗原指标转阴而乙肝e抗体转阳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恶化,极个别情况下可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乙肝e抗原为阳性。
4、乙肝e抗体
在乙肝e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今年发现个别乙肝e抗体阳性,但乙肝病毒核糖核酸亦为阳性者的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
5、乙肝核心抗体
通常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肝炎症状出现前即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常标志乙肝病毒症状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表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检查费用: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的项目,乙肝两对半属于病原性检查,而肝功能属于功能性检查,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就乙肝两对半而言,有全阴、单纯表面抗体阳性(此两者为健康人群)、单纯表面抗体阳性(健康带菌者)、小三阳、大三阳等结果。其中,大三阳具有传染性,小三阳传染性较低,健康带菌者不具传染性。
检查乙肝两对半需要的费用根据当地的人民消费水平、各医院的情况和检查设备的不同而定。一般检查一次需要25-60元不等,即中等及中等以下城市在35元左右,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在50元左右。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价格以当地的医院为准。
表面抗原阳性说明被乙肝病毒感染,不说明病毒侵入,也不能说明病变情况属于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说明有乙肝病毒感染。
表面抗体是综合抗体,如果表面抗体阳性,证明再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了,无论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刀枪不入。
如果E抗原阳性,加上表面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病毒在活跃的复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比较大。
如果有了E抗体,则说明病毒复制是基本静止的。但是一部分反复发作的慢性乙肝患者,虽然呈现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三项阳性,仍存在突变株乙肝病毒复制。这部分人是有传染性的,需要抗病毒治疗。
问医生
热门文章
- 济南市得了肺气肿怎么治疗-济南哮喘病医院
- 山东省支扩怎么治疗方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 白癜风推送:广东广州白癜风医院,脸上有白斑是怎么回事
- 董茂利院长讲解:治疗慢阻肺的办法有哪些-济南哮喘病医院
- 广东省白癜风医院,小孩脸上有白斑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 今日公开上海性病医院“Top”排名详细表_上海尖锐湿疣哪家医院好
- 今日公开上海性病医院“Top”排名详细表_上海哪家尖锐湿疣医院好
- 上海市皮炎常见治疗方法
- 上海适用于血热证牛皮癣的中成药有哪些
- 上海适用于血燥证牛皮癣的中成药有哪些
- 热门搜索:上海性病医院哪家好“2024排名”上海性病医院排名_上海市好的性病医院
- 热门搜索:上海性病医院哪家好“2024排名”上海性病医院排名_上海市性病医院那家好
- 热门搜索:上海性病医院哪家好“2024排名”上海性病医院排名_上海看性病好医院
- 上海适用于血瘀证牛皮癣的中成药有哪些
- 上海适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中成药有哪些
- 上海适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中成药有哪些
- 常州看男科的医院?常州康瑞世纪医院是专业看男科的医院吗
- 常州前列腺炎专科医院排名-常州治疗前列腺炎哪个医院好?
- 常州阳痿医院排名好的医院?
- 常州男性专科医院,常州康瑞世纪医院怎么样,看男科选择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