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上火
坐月子是每一个产妇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是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好好静养,调理身体,但是因为刚刚生产过后,产妇的身体状况还是有很多的症状,这让许多妈妈比较担心,比如说常见的月子期间上火,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呢?如何进行护理预防上火的发生呢?
一、产妇健康需注意什么
产妇忌不刷牙
妇女在怀孕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或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可以有牙龈充血、水肿,容易出血,特别是刷牙时出血。另外,怀孕后牙齿的矿物质往往补充不足,牙齿的坚固性差。这些情况已对牙齿不利,再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口腔内的细菌增多,在大量细菌作用下,食物残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得以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因此,妊娠期间比平时更要注意口腔卫生,至少早晚刷牙各1次,饭后漱口。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东西,特别是不要吃甜食。若有吃夜宵的习惯,睡前应再刷牙1次。产妇在月子里不刷牙危害更大。产后的头几天,为了补充营养,促进体力恢复,常给产妇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每天多达6~7餐,大量的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牙缝里,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龋齿、牙周炎、口腔炎等发病率大大增加,甚至因链球菌感染诱发风湿热、肾炎、心脏病。
产妇在分娩后3个月内忌多吃味精
为了婴儿不出现缺锌症,产妇应忌吃过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乳母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婴儿,尤其是12周内的婴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从而导致婴儿锌的缺乏,这样,婴儿不仅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产妇忌不洗澡、不梳头
我国旧习惯生孩子不懂得消毒,导致发生产褥热的很多,而产褥热主要是产前及产时不卫生、不消毒及产后身上不干净,细菌进入于它引起的感染所致。产后汗腺很活跃,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胀还要淌奶水,下身又有恶露,全身发黏,几种气味混在一起,就应比平时更讲究卫生。按科学规律,产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脚。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擦浴,一个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内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时室温要保持在34~36℃,水温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凉。有的产妇在产后一段时间内不梳头,怕出现头痛、脱发等。梳头不仅是美容的需要,而且通过木梳刺激头皮,还可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以满足头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防止脱发、早白、发丝断裂、分叉等。产后梳头有益无害。
产妇忌轻易做剖宫产
现在有的产妇愿意做剖宫产,认为剖宫产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这是不全面的认识。其实,剖宫产对母、婴并不是完全有利。对产妇来说,剖宫产是个较大的手术,其合并症比阴道分娩要多些。首先,剖宫产须用麻药,偶而会发生因麻药意外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第二,剖宫产的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切开和缝合腹壁、子宫肌的层次要比阴道分娩的多,特别是较胖的产妇,麻烦更多一些,因此,产后出血、感染也比阴道分娩多。第三,由于剖宫产手术的干扰,术后头两天,产妇的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有的术后胀气,进食少,身体恢复和子宫复旧比阴道分娩的要慢,住院时间也长。第四,剖宫产由于手术较大,术后其疼痛时间也要比阴道分娩长些,疼痛度也要大一些。第五,做过剖宫产的产妇不宜于短期内再次妊娠。因为子宫上有瘢痕,一旦妊娠,人工流产难度较大,易发生一些合并症,对再次生育也带来一定困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有时会造成子宫旧瘢痕破裂,如得不到及时抢救,会危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
产妇忌急于服用人参
有的产妇产后急于服用人参,想补一补身子。其实产妇急于用人参补身子是有害无益的。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广泛的兴奋作用,其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能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而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人参是补元气的药物,服用过多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的流动。这对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十分不利。因为产妇生孩子的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人参,有可能影响受损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产妇在生完孩子的一个星期之内,不要服用人参,分娩7天以后,产妇的伤口已经愈合,此时服点人参,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但也不可服用过多。此药属热,会导致产妇上火或引起婴儿食热。产妇应食用多种多样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是最好的办法。
产妇忌过多吃鸡蛋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在整个产褥期间,根据国家对孕、产妇营养标准规定,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鸡蛋3~4个就足够了。研究还表用,一个产妇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几个鸡蛋与每天吃3个鸡蛋,身体所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吃多了,并没有好处,而是带来坏处,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容易引起胃病。同样道理,油炸食物也较难以消化,产妇也不应多吃。并且,油炸食物的营养在油炸过程中已经损失很多,比面食及其他食物营养成分要差,多吃并不能给产妇增加营养,倒是增加了肠胃负担。
产妇忌多吃红糖
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温补性质。产妇分娩后,由于丧失了一些血液,身体虚弱,需要大量快速补充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红糖还含有“益母草”成分,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产妇分娩后,元气大损,体质虚弱,吃些红糖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产妇切不可因红糖有如此多的益处,就一味多吃,越多越好。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会损坏牙齿。红糖性温,如果产妇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此外,喝红糖水时应煮开后饮用,不要用开水一冲即用,因为红糖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产生细菌,很不卫生,会引发疾病。
二、产妇上火怎么办
哺乳期的妈妈在月子里需要吃些高蛋白、高热量的补益性食物来补充能量,但是吃多了,加上生活节奏被宝宝的到来打乱,多少有些不能适应,所以容易着急上火。妈妈上火会影响到乳汁,宝宝也就容易跟着上火,引发湿疹、口疮或上呼吸道感染。绿豆绿豆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人最为适宜,但哺乳妈妈要适量食用。
水果荸荠可以做为水果,也可以配菜吃,能缓解哺乳妈妈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的现象;杨桃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妈妈最适合吃它;除橘子、芒果等水果性热发火外,其他水果,如苹果、桃、香蕉等都可以起到清热排火的作用。蔬菜白菜可以清热除烦,利大小便。芹菜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妈妈常食有益。莴笋质地脆嫩、水分多,可以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火的哺乳妈妈食用。茭白适合心经有火、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的妈妈食用,可以清热解毒。莲藕生吃或榨汁都行,它可以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百合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可以缓解妈妈咽喉肿痛,心烦口渴等现象。
上火其实是很常见的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在月子期间,吃了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容易让肠胃不消化,引起呼吸道感染,另外要注意的是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但要注意搭配一下蔬菜,水果,但一定是热性的,不容易上火的食物。
三、热带水果不是都上火
现在热带水果已经成为寻常老百姓家的“常客”,不过不少人存有误解,因为榴莲、荔枝、椰子是偏热的,吃多了易上火,所以好像热带水果吃了都会上火。实际上,有很多热带水果是偏寒的。人们要根据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热带水果。
就常见的热带水果来说,偏热的有:椰子、荔枝、榴莲、桂圆、杨梅、木瓜、红毛丹等;偏寒的有:香蕉、甘蔗、火龙果、柚子、枇杷、芒果、杨桃、凤梨、山竹等;而橄榄、柠檬、青梅则性味平和,不寒不热。当我们分清了热带水果的寒热性之后,再选择热带水果心里就有底了。
如果您平时经常容易出现便秘、口腔溃疡、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舌质红、舌苔黄等上火的症状,就要少吃荔枝,少喝椰汁。如果您平时经常表现为怕冷、怕风、小便清冷、手脚发凉、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无论山竹、火龙果等寒性水果的味道多麽诱人,都要抵制住诱惑。
此外,女性生理期、新产妇、风寒感冒者、老年人和婴幼儿均应少食或不食寒性的热带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热带水果比较怕冷,不宜放在冰箱中冷藏,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
四、嘴巴上火口腔溃疡怎么解决
口腔溃疡大多是由于日常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所导致的,并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日常一旦有人得了口腔溃疡就要就要尽早治疗,以免带来更严重的伤害。专家表示,口腔溃疡是口腔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就病症的严重程度来讲,口腔溃疡并不是什么入流的疾病,因此,对于它的治疗,我们也无需大费周章,只要采用一些平常治疗此病的药物即可。那么嘴巴上火口腔溃疡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嘴巴上火口腔溃疡怎么解决?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药物:
1、利福平
取利福平药粉均匀撒在口腔粘膜溃疡处,每次保留30分,每日3次,观察期间不用其它药物。结果105例患者用药4-6天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溃疡周边充血肿胀消退,表面无脓苔,疼痛消失,粘膜恢复正常,未见不良反应。
2、复方氟美松糊
处方:维生素C200MG,氟美松1.5MG研成粉末,加小麻油0.5ML,调成糊状,灭菌即得。
使用方法:用朵贝尔液漱口后,用0.2%碘伏消毒溃疡局部,用牙签蘸药糊,置溃疡面上,用无菌棉棒压迫5-10分,每8小时一次,药糊用量以能盖住溃疡面为宜,持续用药至痊愈。治疗口腔溃疡58例,治愈时间最长1天,最短4天,平均治愈时间6天。
3、复方甲硝唑溶液
用甲硝唑0.25G,硫酸锌0.5G,蒸馏水加至100ML配制成复方甲硝唑溶液,用棉签蘸取药液涂于患处,对96例口腔溃疡患者使用,治愈率为97.6%。1天治愈3例,2天治愈18例,3天50例,4天23例,另2例未复诊,无不良反应。
4、蒙脱石和氯己定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成3组。蒙脱石组32例,喷蒙脱石粉0.1-0.2G于溃疡处,914;氯己定组34例,用2%氯己定液漱口每日4次;蒙脱石加氯己定组36例,先用2%氯己定液漱口,然后再喷蒙脱石粉0.1-0.2G,3组疗程均为4天。
结果:蒙脱石组与氯己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和(8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蒙脱石加氯己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7%,与蒙脱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蒙脱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与氯己定合用疗效更佳。
5、蒙脱石加硫酸锌
口腔溃疡患者29例,治疗组15例,用蒙脱石1.5G、硫酸锌0.5G混合研成细粉,备用。用时用朵贝尔液漱口后将药粉涂于患处,涂药30分内不要进食或喝水,每日涂药3-4次。对照组用冰硼散,用同样方法涂于患处。治疗组治愈13例(86.7%),有效2例(1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例(35.7%),有效7例(50.0%),无效2例(14.3%),总有效率85.7%。
6、复方壳聚糖口腔溃疡涂膜
处方:壳聚糖48G、氧氟沙星30G、鱼肝90G、甘油100ML、醋酸36ML、氯化钠8.5G、聚山梨酯3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成涂膜剂。复发性口疮、创伤性溃疡及糜烂型扁平苔癣共1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6例,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用复方壳聚糖涂膜均匀涂抹于溃疡面上,对照组则将洗必泰口腔溃疡涂膜直接贴敷到溃疡面上,每日3-4次,用药后暂时不要漱口,连续用药3-5天。
试验组86例中,显效7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45例中,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
嘴巴上火口腔溃疡怎么解决?专家解释说,造成口腔溃疡的因素是有很多方面的,而免疫力低下也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要多喝白开水之外,还应该在运动上加大频繁程度,以保证自己的身体素质可以越来越好,从而远离疾病的折磨。
五、预防宝宝上火有啥妙招
你家宝贝爱上火吗?各位爸妈都是如何防治的呢?这里介绍一些预防宝宝上火的好方法,助家长给“火宝宝”降降火。
如何预防宝宝上火?
1、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
2、选好配方奶
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选用配方奶,多喝白开水。
3、合理添加辅食
对4个月的小宝宝要适时添加辅食,如米汤、红薯泥、菜泥、肉泥、肝泥、水果汁等;宝宝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外,还应合理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可起到预防上火和便秘的作用。
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在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应培养宝宝爱吃蔬菜水果的好习惯,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防止上火。
5、控制宝宝的零食
尤其是不要吃瓜子、炒花生、油炸或红烧等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6、穿衣要适度
宝宝穿衣服不可过厚,以免影响体内热量散发而上火。
7、保证睡眠
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妈妈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8、多活动
多带宝宝参加户外活动,以促使宝宝体内积热的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9、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以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10、自制药茶
家长可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每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以上是预防宝宝上火的小妙招。小编提醒,治病不如防病,提前预防既可以让孩子免受病痛的折磨,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孩子体质,在预防上火的同时,也减少了宝宝其他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