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登革出血热注意事项"相关的文章有1篇:
-
胸腺,你不可不知的健康守护者!
-
揭秘绦虫: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
告别黑头大作战:让你的肌肤焕发光彩!
-
火麻仁,你的健康小助手
-
流鼻涕大作战: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全攻略
-
起搏器:心脏的“小助手”,让生活更有活力
-
眩晕不再来:梅尼埃病的诊断与防治全攻略
-
肛肠健康小课堂:辣食、腹泻与大便频率
-
智齿该留该拔?医生告诉你答案及术后护理
-
支沟穴:中医宝藏,轻松找到与操作
-
肾脏病症状自查与预防指南
-
台湾登革热突破4000例 防疫出动化学兵
台湾登革热疫情持续延烧,“疾病管制署”7日公布,上周全台新增813个病例,累计今年病例数已突破4000个。据台湾“疾管署”的统计,上周共新增806例本土病例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病例数持续快速增加,其中.... 详细»
-
病毒性出血热的原因
病毒性出血热泛指一种常伴以出血症状的严重综合症。它是由数类卫不同组别的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毒性出血热的重要例子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堡出血热、拉沙热、裂谷热、登革出血热、黄热病及天花等.... 详细»
-
登革出血热吃什么好?
登革出血热(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 详细»
-
登革出血热如何预防?
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 详细»
-
登革出血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在早期与典型登革热相似,但中后期登革出血热表现与登革热不同。本病一般会在发病后的3到5日时病情突然加重,具体表现为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腔、腹腔出血,.... 详细»
-
登革出血热需要做哪些检查?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1950年.... 详细»
-
登革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1950年.... 详细»
-
登革出血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 详细»
-
陈祖辉:预防登革出血热 谨记家中不留污水
怎么预防登革热??暨南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陈祖辉副主任医师表示,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出血,出现类似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另外,平常在家时也要注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