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金沙洲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公众号,回复“减重餐单、控糖小妙招”
即可获得7天减重餐单、控糖技巧资料
近年来体检报告中,高血糖、糖尿病的检出率逐年攀升。不少人疑惑:明明没胡吃海喝,怎么就被糖尿病 "盯上" 了?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许多潜藏在日常中的习惯,正不知不觉改变着我们的代谢健康。以下五个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或许就藏着你血糖失控的真相
习惯一:经常开夜灯睡觉
你是否习惯留一盏夜灯入眠?2022 年《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研究揭示了这一习惯的健康隐患:研究者将 20 名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开灯环境与昏暗环境中连续睡眠两晚。
第①组:开着灯连续睡2晚
第②组:昏暗环境连续睡2晚
结果显示,开灯睡眠组次日清晨胰岛素抵抗明显加剧,血糖调控能力下降;长期持续此习惯,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同时该组夜间心率平均增加 5-8 次 / 分钟,心血管负担也随之加重。
更早的 2019 年女性健康研究也印证了这一关联:对 43722 名女性长达 5.7 年的追踪发现,习惯开灯或开电视睡觉的人群,体重增加 5 公斤以上的风险比无光环境者高 17%,突发超重或肥胖的概率更是高出 22%-33%。睡眠环境的光线干扰,正通过影响褪黑素分泌与昼夜节律,悄悄改写着我们的代谢轨迹。
习惯二:爱喝甜饮料
你爱喝甜饮料吗?你身边有把甜饮料当水喝的人吗?2025年1月,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糖尿病学》(Diabetologia)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或增加糖尿病风险。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含人工甜味剂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11%(1杯饮料为240毫升)。
更值得警惕的是,该研究纳入 19 万参与者、追踪 15 年的数据显示:即便达到 "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的健康标准,甜饮料带来的糖尿病风险依然存在 —— 规律运动并不能完全抵消甜味饮料对代谢系统的损害。
这一结论打破了 "喝无糖饮料更安全" 的认知误区。研究人员指出,甜味剂虽不直接升高血糖,却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影响食欲调节中枢等机制,间接诱发胰岛素抵抗。
习惯三:晚饭吃太晚
你的晚餐通常几点结束?2023 年《国际流行病学杂志》提出了明确的时间建议:早餐在 8 点前、晚餐在 7 点前完成,可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发病率。
2022年《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晚餐吃得越晚,对血糖越不友好,确保睡前4小时内不再吃任何东西或是明智之举。这项研究共纳入845名18~70岁的西班牙成年人,没有糖尿病史。他们在禁食8小时后接受晚间葡萄糖耐量测试,模拟吃晚餐情况。一共分为2个进餐时间:
较早晚餐组:睡前4小时吃晚餐
较晚晚餐组:睡前1小时吃晚餐
结果显示,晚吃晚餐导致胰岛素降低6.7%,葡萄糖升高8.3%。简单来说,就是晚餐时间越晚,血糖水平越高。对大多数人来说,早点吃晚饭,让自己在睡前4小时内不吃东西,是避免糖尿病的明智选择。
2021年刊发在《营养素》(Nutrients)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晚餐早点吃对次日糖脂代谢都有好处。12位健康参与者分别于18:00和21:00吃晚餐。18:00吃晚餐的人,在第二天24小时血糖水平就较21:00吃晚饭的人明显有所改善。而且次日的血脂代谢状况也有所改善。
习惯四:长时间久坐不动
每天久坐超 6 小时?天津医科大学在《柳叶刀》子刊的研究显示,这类人群患糖尿病等 12 种慢性病的风险比每日久坐≤2 小时者高 26.7%。
研究还发现,在久坐>6小时的参与者中,每天用剧烈活动代替久坐1小时,可更显著地降低糖尿病、抑郁、慢性肝病、憩室疾病、睡眠障碍等5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降幅达11%-13%。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指出,久坐会从两方面攻击代谢系统:一方面体力活动不足直接导致肥胖,而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 3-5 倍;另一方面,静态体位会使肢体血液循环减缓,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率下降,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习惯五:日常红肉吃太多
红烧肉、烤牛排是否经常出现在你的菜单?2023 年哈佛大学长达 36 年、覆盖 21 万参与者的研究揭示了红肉与糖尿病的密切关联:相比每周食用红肉少于 2 份者,摄入量高组的糖尿病风险高出 62%。
具体来看,每日多吃 1 份加工红肉(如香肠、培根),患病风险增加 46%;多吃 1 份未加工红肉(鲜牛肉、猪肉),风险增加 24%。
这项研究纳入了超21万名参与者,同时他们每隔2-4年利用食品频率调查问卷对参与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了评估,持续长达36年时间。在此期间,有超过2.2万名参与者患上了2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摄入红肉(加工红肉和未加工红肉)与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存在明显关联,相比摄入较少红肉的参与者而言,摄入多红肉的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高出62%,而且每天多吃一份加工红肉,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46%,每天多摄入一份未加工红肉,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4%。
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另一种蛋白来源来代替每天一份红肉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用坚果和豆类来代替一份食物,机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30%,而用乳制品来代替一份食物则会使得机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2%。
得了糖尿病后也并非不能逆转了,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在逆转糖尿病上实现2T疗法新突破,已为上万例糖友、胖友实现逆转。但是逆转2型糖尿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医生直接良好的沟通,科学的糖尿病教育,个体化的合理降糖方案,同时有针对性控制饮食和运动,体重达标,从而实现糖尿病逆转。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是一家定点医疗机构,汇聚专业医生团队,中西医结合,为全国糖尿病2型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设有糖尿病2型等医疗项目,在各个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病情实际需要合理用药,对症施治。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交通便利,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礼传东街1号,想了解更多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更多了解详情。
16岁少年与糖尿病的故事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