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指儿童、青少年期出现的反复的、持续性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公共的利益,影响了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功能。本病是一种严重的外向型行为障碍,包含了严重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两大特征,其发生与遗传、家庭、社会因素等有关。
基本病因
品行障碍的病因主要是由遗传、神经生化、病理生理等生物学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过复杂的交互作用所致。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
对品行障碍的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表明品行障碍有很高的家庭遗传性,遗传度为40%~70%。
(2)神经生化
神经生化研究显示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情感的表达、调节及冲动控制有关。中枢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的个体对冲动的控制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违抗和攻击性行为。
(3)病理生理
①临床上发现品行障碍患者的皮肤电导反应较低,静息平均心率慢。同时,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儿童更容易有攻击和破坏行为的倾向。
②品行障碍可能存在神经发育的缺陷,患者中有出生时缺氧、早产、低体重、伴有神经发育迟滞、注意缺陷、有神经系统软体征的比例均高于普通人群。
③有关情感调节和加工的脑区(如前额叶皮质、杏仁核)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品行障碍发生有关。
2、社会心理因素
(1)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重要病因。这些因素包括: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频繁更换照顾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感情联系,对待孩子冷漠或忽视、挑剔、粗暴,甚至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过分放纵,不予管教;父母之间不和睦、经常吵架或打斗、分居或离异;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
(2)社会环境因素
经常接触暴力或黄色媒体宣传,接受周围人的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结交有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敲诈、欺骗、偷窃等行为的同伴等都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有关。
危险因素
1、高度危险因素
(1)早期的反社会行为:如10~16岁时有暴力犯罪行为。
(2)反社会的同伴:青少年中同伴的影响会造成反社会和犯罪行为的快速传播,品行障碍青少年往往拒绝与亲社会性的同伴交往。
(3)社会联接:青少年感到自己不受欢迎和参加社会活动少。
(4)物质滥用:12岁之前的吸烟、喝酒等物质滥用行为。
(5)男性: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品行障碍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
(6)反社会性的父母: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员存在犯罪行为。
2、中度危险因素
(1)早期的攻击性行为。
(2)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低。
(3)具备高质量的活动水平、冒险性、冲动和注意力短等心理特质。
(4)亲子关系不良。
(5)对学习无兴趣和成绩差。
(6)存在发育障碍以及躯体疾患。
3、轻度危险因素
(1)具备某些家庭特征,如家庭内压力大、大家庭、婚姻不和谐等。
(2)离异家庭。
(3)父母虐待。
典型症状
品行障碍主要包括两组临床特征,即攻击性和反社会性。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的攻击,男性多表现为躯体性攻击,女性则以语言性攻击为多。反社会性行为则表现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及行为规则的行为。男性经常打架、偷窃、破坏他人财物并违反校纪;女性更倾向于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物质滥用和卖淫。
1、攻击性行为
经常攻击人或动物。在2~3岁,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暴怒发作和吵闹,以后逐渐变为违抗或拒绝服从成人的命令,推拉或动手打其他小孩。到学龄期后,攻击性行为更加明显,常以言语伤人,扰乱课堂纪律;对抗老师,恃强凌弱,威胁或恐吓他人;索要或抢劫、敲诈财物,经常挑起打架,伤害、虐待他人和动物,使用可能引起严重躯体伤害的武器,如棍子、砖块、破瓶子、刀、枪等;强迫他人与自己发生性行为。
2、反社会行为
(1)破坏性行为
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年幼时,多半出于好奇而摆弄、砸坏东西,多破坏自己家中的物品。学龄期后则表现为蓄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甚至故意纵火以意图造成严重的损失。
(2)欺诈或盗窃
经常说谎以获得物品或好处或规避责任。偷窃行为往往开始于学龄期,最初是拿家中的钱物或把家中的东西拿到外面去,逐渐发展为将别人的东西占位己有,少年期以后主要表现为行窃,甚至破门闯入他人的房间、建筑或汽车盗窃,走向犯罪的道路。
(3)严重违反规则
13岁之前开始,经常旷课逃学、外出游荡不回家,甚至夜不归宿。逃学和离家外出游玩的刺激会给患者带来愉快和满足感,因而极易形成习惯。
病情发展
品行障碍最早可在学龄前起病,但最早的、值得注意的症状通常出现在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中期的阶段。品行障碍起病后的病程是因人而异的,在绝大多数个体中,该障碍在成人期缓解。但早期起病型常预示不良的预后,在成人期的犯罪行为、品行障碍等风险会增加。有25%的女孩和40%的男孩最终会进展为成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并发症
1、品行障碍常常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会伴随多动和冲突。
2、品行障碍与心境障碍共病时,会伴随抑郁、焦虑、情绪不稳。
3、品行障碍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时,会伴有情绪调节问题如愤怒、易激惹。
4、也可伴有发育障碍,如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差、阅读困难、运动不协调、智商偏低等。
5、可伴有亲社会情感受限。针对该特定类型,个体要存在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两项,持续至少12个月,并在多个关系和情境中出现。具体特征是缺乏悔恨和内疚感、麻木无情缺少同情心、对人或事物漠不关心、情感表浅或贫乏。
问医生
- Q:品行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 A:品行障碍由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生物学因素方面是很难做到预防的。所以说只能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加以预防。详细>
- Q:品行障碍要做什么检查
- A:只要根据儿童行为紊乱的特点品行障碍的诊断并不困难,若患者同时具有反社会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性行为的临床表现持续半年以上,并且严重影响了同伴、师生、亲子关系或学业可诊断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不需要......详细>
热门文章
- 四川癫痫病医院专家:癫痫患者做检查有影响吗
- 重庆癫痫病医院哪家好|癫痫有哪些治疗方法
- 重庆癫痫病专科医院:癫痫常识科普
- 成都哪家医院治小孩儿羊羔疯好?小儿羊羔疯如何治疗?
- 今日关注-成都神康癫痫病医院好不好?
- 成都儿童癫痫病医院排名[公布]儿童癫痫的原因是什么?
- 成都哪里看癫痫好?持续性癫痫病是什么样的?
- [热议]成都癫痫病医院哪家好-癫痫病人大发作时抢救方法是什么?
- [癫痫新闻]成都癫痫病医院发布:癫痫遗传吗?
- 成都癫痫病医院提醒:癫痫治疗与病人情绪有关
- 成都癫痫病医院专家解答如何防止癫痫病人发作
- 成都癫痫病医院专业医生:癫痫病治疗要多方面因素考虑
- 新闻关注[成都癫痫病医院]是什么原因让癫痫出现的?
- 5月新闻[成都癫痫医院排名]手术治疗羊角风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 成都羊角风医院排名-突然发现自己得了羊角风怎么办?
- 成都癫痫医院:儿童癫痫能治吗
- 成都癫痫病去哪家好些?癫痫病人忘记吃药怎么办?
- 成都癫痫病医院专家提醒癫痫正确诊断
- 成都羊角风医院[今日关注]羊角风发作时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 成都羊角风医院【排名更新】羊角风发病跟年龄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