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pediatric diarrhea)是由感染、饮食、气候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类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患儿常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可达10余次,多呈水样便、蛋花汤样便,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小儿腹泻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会引起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到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基本病因
小儿腹泻常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病因。感染性病因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非感染因素则包括饮食因素及气候因素。
1、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包括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等。
(3)真菌感染: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婴儿以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5)肠道外感染: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如膀胱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等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6)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除了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水平之外,肠道外感染时长期、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艰难梭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排除其他(病程中发生的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应用泻剂等)诱发因素,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通常发生在抗生素治疗2~6周时。
2、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可引起过敏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危险因素
婴幼儿容易发生腹泻,主要与下列易感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2,而成人仅为1/7,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调节、内分泌、循环、肝功能、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及肠黏膜免疫功能不完善,婴儿胃酸偏少,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SIgA)均较低。肠黏膜屏障的免疫防御反应及口服耐受机制均不完善,既容易罹患肠道感染,又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相关的腹泻。
4、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或滥用广谱抗生素,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动物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典型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临床特点及临床发展过程均有不同。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情一般比较轻,患儿多表现为食欲缺乏、大便次数增多(但量不多)等胃肠道症状;肠道内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除了比较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缺乏,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轻、中、重)的脱水。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
并发症
1、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
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供给热量不足者,常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久泻还可致肝功能受损而出现出血症状。
2、消化道外感染
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可能造成消化道外感染,常见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可并发心肌炎。
3、鹅口疮
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很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见。
4、中毒性肝炎
腹泻过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考虑可能系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肠炎后,又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20世纪60年代发生较多,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黄疸后可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注射多粘菌素或氨苄青霉素,可能较快治愈。
5、其他
小儿腹泻严重时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等,偶可见肠穿孔、肠套叠和急性胃扩张。还可因处理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小婴儿呕吐时如不及时清理可误吸而引起窒息。"
问医生
- Q:小儿腹泻怎么分类的?
- A:小儿腹泻通常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小儿腹泻通常可以分为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如果发病比较急,腹泻次数明显增多并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考虑是急性腹泻。如果腹泻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腹泻持续的时......详细>
- Q:小儿腹泻怎么分类的?
- A:小儿腹泻通常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小儿腹泻通常可以分为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如果发病比较急,腹泻次数明显增多并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考虑是急性腹泻。如果腹泻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腹泻持续的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