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概要:
慢性胆囊炎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可适当配合抗生素及手术等治疗。对症治疗。对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应慎重。中医辨证论治。肝气郁结型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胆实热型治疗宜疏肝利胆,清热通腑等中医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详细治疗:
【治疗】
本病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主,可适当配合抗生素及手术等治疗。
1.对症治疗:
1.1.助消化药物如胰酶片、复合维生素B、山楂丸等。
1.2.解痉药物出现胆绞痛时,可含化硝酸甘油片或肌注阿托品、654-2等,严重者可同时应用解痉药及镇痛药派替啶、阿法罗定、美沙酮等。
1.3.制酸药物 胃灼热反酸病例可服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胃达喜、丽珠得乐、瑞倍等药物治疗。
1.4.促胃肠动力药对胃部撑胀、嗳气之病例,可选用:胃复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舒丽启能等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应慎重,有明确的病理改变如胆囊管梗阻、胆囊排空障碍者,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较好。但部分这类病人切除胆囊后消化道症状存在,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可使诊断治疗复杂化。
慢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
3.1.发作时疼痛剧烈,且伴有黄疸者。
3.2.在胆绞痛发作时,有急性胆囊炎之症状或体征者。
3.3.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
3.4.经内科治疗疗效不好,反复发作者。
有症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经低脂饮食及解痉止痛、消炎利胆等中西药治疗后,有可能使症状缓解。但并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更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胆囊切除术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手术中应仔细探查胆囊管,谨防胆囊管内嵌顿的微小结石因手术操作挤压排入胆总管内,术中是否常规行胆道造影尚存在争论。我们主张凡怀疑胆囊内结石有可能进入胆总管者,均应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包括:①术前患者有胆绞痛病史;②术前检查肝功能异常,尤其是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反映胆道通畅情况指标异常者;③术中发现胆囊内结石细小、胆囊管增宽可通过胆囊管者;④胆总管存在炎症反应者;⑤有胰腺炎发作病史者;⑥胆总管增宽>1.2cm者。
3.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胆囊炎虽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但慢性胆囊炎多为里证、热证。只有少数病例在急性发作时兼有表证,在虚证中有部分病例兼有寒证。故辨证的重点是虚实。实者需辨属气、属血;虚者需辨在肝、在脾。气滞者,多为胀痛,有攻冲走窜、遇怒加剧之特点;血瘀者,常为刺痛,有痛处不移、入夜尤甚之特征;肝虚者,多为血虚及阴虚;脾虚者,多为气虚或兼阳虚。由于慢性胆囊炎,多病程较久,缠绵难愈,而使正气受损,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故需注意病邪之多少与正损之轻重。
论治原则:慢性胆囊炎虽病位在胆,但常常涉及肝、肾、脾、胃。胆与肝互为表里,同脾胃是“木”与“土”的特殊关系,肝与肾为“乙癸同源”.关系密切。加之病程较久,使本就复杂的关系失去常态,病虽不急不重,但却不易痊愈。治疗时要掌握:治胆勿忘肝、脾、肾,通利兼顾气、血、阴,补不滞腻,利不伤正,才能切合病机,提高疗效。
3.1.肝气郁结型
3.1.1.临床表现右胁疼痛以胀痛为主,可牵及右肩、肩胛下及右背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之变动而增减。胸闷不舒,常欲太息,胃脘饱胀,嗳气频作,恶心厌油,饮食减少,或有胃灼热、反酸,大便正常或便干、便溏,或黏滞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1.2.病机分析肝气郁滞,阻于胸胁,故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无形之气,时聚时散,故有走窜不定之特点。情志变化直接影响气机之运行,心情好,气行畅,则病情轻;怒伤肝,气滞甚,则胀痛增。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不和,则恶心、嗳气、胃灼热反酸;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脾失健运,则腹胀纳少,便溏或黏滞不爽。若气郁化热,可有大便干燥。脉弦为肝郁之象。此型一般炎症较轻,病以气滞为主,尚无明显虚象。情志影响较明显为其特点,多为较轻的化学性、结石性慢性胆囊炎。
3.1.3.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中药汤剂: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解:疏肝法是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用柴胡、白芍,一散一敛,疏肝解郁平肝为主;香附、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辅;枳壳、陈皮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柴胡配枳壳一升一降,疏畅气机,合奏升清降浊之效;白芍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滋脾,共收缓急止痛之功。肝郁解,滞气畅,木气条达而能疏土,则诸症自可向愈。
加减法:胁痛重,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气郁甚,心烦、易怒,加合欢皮、郁金以加强理气解郁之功;纳呆甚,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导、醒脾开胃;口渴、便秘、舌红苔黄为郁久化热,加黄芩、蒲公英、大黄以清热通便;胃脘灼热、反酸嘈杂,为肝气犯胃,加左金丸、煅瓦楞以清肝制酸;肠鸣腹泻为肝克脾土,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止泻。亦可选用逍遥散、小柴胡汤等方加减治之。
其他药物:①鸡骨草丸:每次4粒,每日3次。②利胆片:每次4~6片,每日3次。③复方胆通:每次2片,每日3次。④蛔虫性胆囊炎病例应配合驱蛔治疗。⑤若胆汁培养为阳性,可根据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择适当药物。⑥伴结石者,参考胆囊结石的治疗。
利胆药物:去氢胆酸0.25g,每日3次;或舒胆灵100-200mg,每日3次,饭后服;或保胆健素胶囊,每次1粒,每日3次。饭前服。
针灸疗法
体针:取期门、阳陵泉、足三里、肝俞、胆俞、胆囊穴等,每次选4-6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15次为1疗程。
电针、激光针亦可采用以上穴位。
耳针:取神门、交感、肝、胰胆、耳迷根、十二指肠,每次针3个穴位,每日1次,6个穴位交替使用。
推拿按摩:推按胸骨,摩季肋下,横摩脐旁,按腹中,挤推脐旁,推背部,拿肩井,按三里,掐内关。
耳穴贴压疗法:取交感、胰胆、肝、十二指肠、神门等穴,两耳交替压,3天换1次,1个月为1疗程。
推按运经仪:一般用程序治疗,有消炎利胆、疏通经络的作用。电极先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浸湿,使其有良好的导电。
电极1(红色线)紧缚在肩井穴(右),程序1的时间调整定为2分钟;
电极2(绿色线)紧缚在期门穴(右),程序2的时间调整定为2分钟;
电极3(蓝色线)紧缚在胆囊穴(右),程序3的时间调整定为2分钟;
以上3穴循环治疗,有通经络、利肝胆、理气血、和脾胃之功效。
公共电极(黑色线)紧缚在相当于胆囊底部之位置,借脉冲之力,加强胆囊收缩以利胆。
循环次数定为5次。
输出之脉冲强度以病人无明显不适为度,开机后先按程序清零键,以清除机内的原程序,然后按程序启动键,即开始程序治疗=3个穴位各2分钟.循环1次为6分钟。循环5次共30分钟:治疗结束时,指示灯亮,脉冲信号自动切断: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3.2.肝胆实热型
3.2.1.临床表现胁痛较著,口干口苦,口渴喜饮或渴不多饮;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头晕胀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或伴有低热,甚或目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数。
3.2.2.病机分析肝胆郁热,壅遏胁络,故胁痛较著;内扰心神,则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木火乘土,胃热气逆而恶心;上扰清窍,则头晕胀痛;热郁于内,则口干口渴,便秘溲黄,或有低热。若受湿热之邪,或恣食肥甘,饮食积滞,湿热内生,蕴结脾胃,则脘闷纳呆,恶心呕吐;湿热下注,则大便黏滞,小便黄赤;内热上熏而口干口渴,因湿困脾,故渴不多饮。若湿热熏蒸,胆汁外溢,则可见目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苔黄腻则为湿热之征。此型为慢性胆囊炎中炎症较重者,或为急性胆囊炎迁延未愈,或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属于实证、热证,以热或湿热为主要特征。
3.2.3.治疗宜疏肝利胆,清热通腑。
中药汤剂:肝胆郁热者,用大柴胡汤加减;肝胆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解:大柴胡汤,以柴胡、黄芩、白芍疏郁滞之肝气,清肝胆之郁热;大黄、枳实泻阳明之腑实;半夏、生姜、大枣和胃气而止呕。使气滞舒,胁络通而痛止;木火除,心神宁而寐安;阳明清,胃气和而纳增。
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泻肝胆湿热,柴胡疏达肝气,并引诸药入肝胆之经;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引湿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养血益阴,以防热伤阴血;甘草调中和药。泻中有补,清中有养,肝火清,湿热除,则诸症自解。
加减: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木香以增加理气、活血、止痛之力;加蒲公英、金钱草以增强清热利胆之效;防伤阴可去木通、车前子;恐滋腻可去生地。龙胆泻肝汤可加大黄以通腑泻下,使湿热随大便而去;服药后,以大便偏稀,每日2次左右为宜。
也可选清胆利湿汤、茵陈蒿汤、清热利湿汤等加减治之。
其他药物:以下药物可适当选用1-2种。
利胆排石片:清利湿热、利胆排石。每次4-6片,每日3次。
藏茵陈片: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每次5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肝功不良者慎用,孕妇禁服。
新癀片: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散瘀消肿。每次4片,每日3次。因对胃有刺激,溃疡病及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忌服。
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镇惊安神。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滴,每次30ml,加入5%的葡萄糖注释液500ml中滴入,每日1次。
穴位注射:用清开灵或复方大青叶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选胆囊穴(双),每穴位2ml,上午注射;阳陵泉(双),每穴位2ml,下午注射,每日各1次,10次为1疗程。
针灸:取期门、行间、足三里。若未用穴位注射疗法,也可选胆囊穴、阳陵泉。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疗程。
推拿按摩:摩胸,推上腹,点按日月、阳陵泉、胆囊穴,拿肩井,拿腋下,掐内关。
推按运经仪治疗:用程序治疗,方法同前述。患者坐位或左侧位,电极l缚于胆俞(右),电极2缚于日月(右),电极3缚于肝俞(左),3穴交替有疏肝利胆、清利湿热、降逆和胃之功效。公共电极缚于胆囊底部之位置,借脉冲之力,加强胆囊收缩而利胆。输出之脉冲应从较低之强度开始,在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强度。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耳穴按压疗法:取穴同肝气郁结型,采用较强之刺激。
伴有胆结石者配合溶石治疗;有寄生虫感染者配合驱虫治疗。
抗生素:对体温或血象高者,可选用抗生素以加强消炎作用。
利胆药物:同肝气郁结型。
3.3.脾虚肝郁型
3.3.1.临床表现胁痛隐隐,以胀坠为主,或仅有胀坠感觉;嗳气脘闷,腹胀纳少,倦怠乏力,不喜生冷食物或遇冷则腹泻。大便溏薄或初头干而后溏。劳累或生气后加重。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而无力或沉细。
3.3.2.病机分析木失调达,故胁肋胀痛;肝郁犯胃而脘闷嗳气;正虚而邪不重,故其痛隐隐;中气不足,故有坠感;脾虚失运,则腹胀纳少,便溏或初干后溏;遇寒脾阳受损,故腹泻;劳则耗气,使脾更虚,怒则肝郁甚,故使病情加重=舌淡胖、有齿痕为脾虚之象,脉弦而无力为肝郁脾虚之征。本型病邪较轻,但正气虚弱,以明显的脾虚为特征。
3.3.3.治疗宜健脾益气、疏肝利胆;或用扶正祛邪之法。
中药汤剂
健脾益气、疏肝利胆,用健脾利胆汤加减。
方解:黄芪益气固表,党参健脾扶正,白术燥湿和中;三药合用,健脾益气,以助脾土健运之功;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并引诸药人于肝胆之经;白芍柔肝泻木,缓急止痛,且制柴胡升散伤阴之弊;二药相伍,敛阴和阳,以复肝木疏泄之用。枳实开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配柴胡一升一降,舒畅气机,合奏升清降浊之效;伍白芍一开一敛,调理肝脾,共收行气止痛之功。郁金活血、化瘀、止痛、理气、解郁而利胆;木香行气、调中、醒脾,使补气药补而不滞。脾虚易生湿,肝郁易化火,用黄芩、黄连苦以燥湿,寒以清热;蒲公英、金钱草清热解毒,利胆除湿。花椒辛热,温中止痛,可防苦寒诸药败胃。甘草甘平,调和诸药,配白芍酸甘化阴而缓急止痛。全方健脾益气,复其健运,使中焦枢转条畅,以收“脾旺不受邪”之功;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令木气疏泄正常,可获肝疏胆利之效。为肝脾并治,胆胃同调,攻补兼施之法。
加减:若脘闷纳呆,舌淡苔白,去黄芩、黄连,加山楂、麦芽、神曲以开胃消食;腹胀、便稀且频者,去黄芩、黄连加炒苡仁、茯苓、白扁豆以利湿止泻。也可用柴芍六君子汤、归芍六君子汤等加减治之。
扶正祛邪法:适用于正虚为主而病邪轻微者。可参考《东垣十书?满痛》中所说:“如胁下痛或缩急,乃脾胃虚弱也,黄芪人参汤加柴胡二分或三分”;“饮食劳倦伤脾胃,致胁下痛或急缩者,俱宜补中益气汤。”亦可参考《景岳全书?胁痛》之论:“凡人之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若忧思过度,耗伤心脾气血……七福饮之类主之或归脾汤亦可;若以劳倦过度伤肝脾气血……大补元煎之类主之。”亦有用四君子汤加黄芪,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治疗胆囊炎的报道,都是扶正祛邪法的运用。
其他药物:①香砂六君子丸合鸡骨草丸。②补中益气丸合新癀片。③补中益气丸合利胆片。④人参健脾丸合鸡骨草丸。⑤助消化药物:启脾丸,每次9g,每日3次;或大山楂丸,每次9g,每日3次;胰酶片,3片,每日3次;胃蛋白酶合剂,10ml,每日3次。
利胆药物:利胆素,每服1g,每日2次或双芳酰环己酮,每服100mg,每日3次。
针灸疗法:①体针:取章门、足三里、三阴交。以疏肝健脾,理气和中。②灸法:取阳陵泉、期门、脾俞、足三里。每穴灸3壮,每日1次。
推拿按摩:揉按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提拿章门(右),用掌自上而下,沿肋弓作分推5~7次,每日1次。
推按运经仪: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坐位。电极1缚于足三里(右),电极2缚于三阴交(右),电极3缚于脾俞(右)。3穴合用循环治疗,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助运化,调气血之功效。公共电极缚于胆囊底部之位置,借脉冲之力,加强胆囊收缩以利胆。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耳穴贴压疗法:取脾、胰胆、交感、神门、十二指肠,轻轻揉按,每日3次,3天换另一耳,15天为1疗程。
4.肝阴不足型:
4.1.临床表现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或生气加重,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耳鸣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4.2.病机分析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阴不足或精血亏虚,不能濡养肝络,故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劳则损耗阴血,怒则肝阳亢盛,均使阴血更显不足而加重病情。阴虚生内热,故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而尿黄;精血亏虚,不能上荣而头晕目眩;阴血不足,不能下润大肠而便秘。舌红少苔,脉细,均为阴虚之象。此型病邪较轻,以阴虚内热为特点。多为慢性化学性或病毒性胆囊炎。
4.3.治疗宜滋阴养血、疏肝理气。
4.3.1.中药汤剂:常用一贯煎加减。
方解:重用生地、枸杞子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沙参、麦冬、当归益阴补血而柔肝;川楝子顺肝木条达之性而止痛。诸药合用,补中寓疏,使肝阴得养,肝气条达,则诸症可除。
加减:加延胡索、合欢皮以增强疏肝止痛之效;加丹参、瓜蒌仁以养血润肠通便;加酸枣仁、地骨皮养血安神以除烦热。纳少者可减少生地之用量,加麦芽、山楂、神曲以开胃消食;胃灼热、反酸者可加牡蛎以平肝制酸。亦可选用补肝汤、杞菊地黄汤、沙参麦冬汤加减治之。
4.3.2.其他药物:①杞菊地黄丸合利胆片。②知柏地黄丸合复方胆通,适于内热明显者。③麦味地黄丸合鸡骨草丸。
4.3.3.利胆药物:羟甲烟胺,每服0.5~1g,每日3次。
4.3.4.针灸:选期门用平补平泻手法,肾俞、三阴交用补法。诸穴合用,有疏肝利胆、补益肝肾、理气活血、通经活络之作用。
4.3.5.推拿按摩:点按侧胸腹,摩按季肋下,挤推脐周,背部分推,横摩腰,团摩腰背,揉三阴交、足三里,推下肢内、外侧。
4.3.6.推按运经仪治疗..用程序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电极1缚于期门穴(右),电极2缚于肾俞穴(右),电极3缚于三阴交(右)。3个穴位循环治疗,有疏肝和脾,补益肝肾,调气血,通经络之作用。公共电极缚于胆囊底部之位置,加强胆囊收缩以利胆。
4.3.7.耳穴贴压疗法:取肝、胰胆、神门、交感、十二指肠。轻轻揉按,每日3次。3天换另一耳,30天为1疗程:
5.瘀血停着型:
5.1.临床表现胁痛如刺或连及肩背,痛有定处,入夜尤甚。口干,但欲漱口不欲饮;腹不满,但自感胀满;骤然翻身而疼痛加剧。心烦易怒,大便干燥。舌质紫黯或瘀点、瘀斑,苔薄,脉沉涩或沉细。
5.2.病机分析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渐成瘀血,痹阻脉络,不通则痛;瘀血停着不移,故痛有定处;血属阴且入夜血行缓慢,故疼痛加重。血瘀热在血分,口干而非口渴,故不欲饮;血瘀于络,非气滞于腹,故腹不满而自感胀满;此即张仲景所说:“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骤然翻身疼痛加剧,亦属瘀血之征。瘀血化热,上扰心神而心烦易怒,血瘀不能濡润肠道而便秘。舌紫黯或见瘀点、瘀斑,脉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征象。此型多为病程较久,反复发作之病例。血瘀征象为其特点。多为慢性细菌性、结石性或慢性寄生虫性胆囊炎。
5.3.治疗 宜疏肝利胆、活血化瘀。
5.3.1.中药汤剂: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方解:川芎、红花、五灵脂、延胡索活血祛瘀而止痛;当归、桃仁活血润肠而通便;枳壳、香附、乌药行气开郁,使气行而血行;丹皮、赤芍凉血行血,以除口干、心烦;甘草调和诸药。瘀祛、气行,则诸症可除。
加减:大便干者可去乌药之辛温,加丹参、大黄以养血活血通便;若有情志不畅,可加柴胡、郁金以疏肝解郁。 亦可选用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旋覆花汤等加减治疗。
5.3.2.其他药物:以下药物可选1组或2组:①开胸顺气丸合补中益气丸。②四消丸合香砂六君子丸。③沉香化滞丸合人参健脾丸:④利胆化瘀片合人参健脾丸。
5.3.3.利胆药物:羟甲香豆素,每服0.4g.每日3次,饭后服;或利胆素0.75g,每日3次,饭后服。
5.3.4.穴位注射:上午取胆囊穴(双),下午取足三里(双)交替注射。每次用丹参注射液4ml,每穴注射2IId,15日为1疗程。
5.3.5.针灸:取足临泣、肩井、期门、阳陵泉。诸穴合用有疏肝利胆,理气活血,通经活络之作用。
5.3.6.推拿按摩:分推季肋,摩胸,横摩上腹,指揉曲池,拿提脊背,掐上臂,摩指,揉气海,掐内关:
5.3.7.推按运经仪:用程序治疗,患者取卧位。电极①缚于肩井穴(右),电极②缚于期门穴(右),电极③缚于胆囊穴(右),3穴合用,循环治疗,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理气化瘀之功效。公共电极缚于胆囊底部之位置,加强胆囊收缩以利胆。
5.3.8.耳穴按压疗法:取肝、胰胆、神门、十二指肠,用较强的刺激,每日按压3次。3天换另一耳,30天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