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概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要积极控制感染,纠正呼吸衰竭,纠正心衰。必须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改善体质。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要及时。缓解期的治疗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增强免疫力,适当选用免疫调节剂。可用祛痰药物、氨茶碱缓释片、异丙托品吸入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详细治疗:
【治疗】
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1.1.积极控制感染
控制呼吸道、肺部感染,是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性措施。
1.1.1.感染特点:院内感染多,混合感染多,G-菌多,耐药菌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细菌培养阳性少。
1.1.2.抗生素应用原则:敏感、联用、足量、静脉,意即针对感染特点。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两种抗生素联用覆盖全部可能的致病菌,足够的剂垦,肺心病病人心力衰竭、胃肠淤血、口服药吸收较差,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1.1.3.抗生素选用方法:痰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报告前,或培养阴性,或无条件开展此类检查,凭经验用药。根据当地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病人用史、感染环境(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推测可能的病原菌及其可能敏感的抗生素,由于混合感染多,常采用两种抗生素联用,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第二代或第三代+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只能选用一种,不能同时用两种,以免增加听力损害和肾功能损害。如有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更准确。
1.1.4.疗效及疗程:抗生素用后每日观察症状、痰量和性状及肺部啰音的变化,敏感抗生素用后3~5d即可显示疗效,症状减轻,痰量减少,性状由黏稠脓性变为白色稀薄,啰音明显减少;反之视为无效,应及时更换抗生素。疗程一般2~3周。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感染控制的指标: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基本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或大部消失,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基本恢复正常。不要等咳痰、啰音完全消失,这在肺心病病人难以达到。
1.2.纠正呼吸衰竭
除有效控制呼吸道肺部感染外,还应采用以下措施。
1.2.1.畅通气道:
痰液引流:“鼓、拍、转、稀、吸”5字法,意即鼓励咳嗽、翻身、拍背,帮助病人咳痰,咳痰无力或昏迷者电动吸痰,从气管插管滴人生理盐水,黏液溶解剂稀释痰液。
用祛痰剂,忌用中枢镇咳剂。
解痉平喘。
纠正脱水、湿化气道。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伴哮鸣,气道高反应性者,短疗程应用。气道畅通有利于02吸入,CO2排出。
1.2.2.合理氧疗:重要措施,立竿见影。
急性加重期:持续低流量(<5~6L/min)吸O2。紧急抢救时短时间高流量吸O2。
给O2方法:可选用鼻导管(浅插管)、鼻塞、面罩、呼吸机给O2、液态O2。
氧疗有效的判断:呼吸困难减轻、消失,发绀减轻、消失,血气改善,意识好转。注意湿化,洁净,防漏气,导管脱落、扭曲。
氧疗撤停指征、方法:呼吸衰竭纠正后(血气恢复正常),逐渐减少流量,过渡到间歇吸O2,最后停吸,不可骤停。锻炼自主呼吸。
缓解期:可间歇吸02,家庭氧疗。
1.2.3.呼吸兴奋剂:选用尼可刹米(可拉明)、山梗菜碱(洛贝林)、回苏灵等。
指征:①呼吸浅弱、不规则、暂停。②发绀显着。③意识障碍。④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准备阶段。
作用:尼可刹米兴奋大脑皮质,兴奋呼吸、循环中枢,最常用。
用法:静脉给药,剂量视病情定。
注意:气道通畅,剂量不可过大,无效者应上呼吸机。
1.2.4.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最有效措施。常规治疗呼吸衰竭不缓解,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施行机械通气。
指征:①严重呼吸障碍:呼吸窘迫、浅弱、过快过慢,不规则,暂停,潮式呼吸,间停呼吸(Biots呼吸),叹息样呼吸。②意识障碍(肺性脑病)且有加重趋势。③血气分析Pa02<50mmhg pac02="">55mmHg,常规氧疗不好转,且迅速恶化者。
方法是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气管插管(常用),气管切开(少用);或是上呼吸机:无创通气、有创通气。注意呼吸参数调整,防治并发症,呼吸机依赖。撤离:呼吸衰竭纠正,血气正常,自主呼吸恢复,逐渐停、撤。
1.3.纠正心衰
1.3.1.减轻心脏负荷:①利尿剂:减少血容量,减轻淤血水肿,减轻前负荷。原则:缓和、联用、小量、间歇、短程。注意:防治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控制静脉补液数量、速度。②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后负荷:方法有长期氧疗;血管扩张剂如α受体阻滞(酚妥拉明等),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吡啶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硝酸甘油,氨茶碱等酌情选用。
1.3.2.增强心肌收缩力:①洋地黄类强心剂。指征:抗感染,吸02,利尿等治疗右心衰无改善,室上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注意:作用短,排泄快,小剂量。可用毒毛旋花子甙K 0.125~0.25mg/次或西地兰0·2~0·4mg/次,加入5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纠正缺氧、低钾,防治洋地黄中毒。不以心率减慢为疗效指标,而以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症状消退为指标。②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米力农(Milrinone)、氨力农(Amrinone)。③减轻血黏稠度,活血化瘀中药(丹参),肝素,血液稀释疗法。
1.4.支持疗法
肺心病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其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支链氨基酸及血清游离脂肪酸均下降。营养不良可导致呼吸肌肌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必须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改善体质。
1.5.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1.5.1.肺性脑病:
定义:肺性脑病是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碱中毒+水电解质混乱→肺性脑病。
临床表现:除慢性肺部疾病和呼吸衰竭的表现外,有脑功能不全的神经精神症状,多数为脑功能抑制型,表情淡漠、嗜睡、昏睡、昏迷,血气分析示失代偿型呼吸性酸中毒;脑功能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游走,狂躁,抽搐,血气分析示代谢性碱中毒;脑功能抑制与兴奋不定型,表现为抑制与兴奋交替出现。
诊断标准是慢性肺部疾患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精神神经症状或体征,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引起者;血气分析示PaCO2↑,PaO2↓,pH↓或↑,可作为诊断参考。
临床分级:轻型肺性脑病:神智恍惚、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而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中型肺性脑病:浅昏迷、谵妄、躁动、肌肉轻度抽动或语无伦次,对各种反应迟钝,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无上消化道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重型肺性脑病:昏迷或癫痫样抽搐,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反射消失或出现病理性神经系统体征,瞳孔散大或缩小,可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或DIC:或休克。
鉴别诊断:还应与肺心病合并的低血钠、低血镁、代谢性碱中毒、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意识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相鉴别。
治疗:主要是针对发病原因,治疗呼吸衰竭。针对不同情况对症治疗,有脑水肿或脑疝者,脱水剂应交替应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0.5~1g/kg,20~30min内快速滴人,8~12h重复应用,次数视病情决定,注意心力衰竭、红细胞增多症慎用。50%葡萄糖水100ml静滴,1次/6h.。塞米松10mg加10%葡萄糖水100ml,静滴。脑功能抑制者,用尼可刹米(可拉明)、利他林等呼吸兴奋剂。脑功能兴奋型者,用10%水化氯醛10ml保留灌肠,或地西泮(安定)5~10mg肌注,但要密切观察,如出现呼吸抑制时用呼吸兴奋剂解救。应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能量合剂+10%葡萄糖水,静脉滴注,1次/d。
1.5.2.休克:肺心病中发生率7.4%,病死率达72%。
病因: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临床表现:血容量不足的体征: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头昏、眼花、口渴、恶心、烦躁不安、尿少。晚期有出血征象及神志改变。
诊断要点:注意休克的早期临床表现,重视上述的症状及体征,密切观察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应高度警惕为休克前期。收缩压低于80mmHg,脉压差低于20,脉搏速者,即可诊断。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原来的1/3以上,脉搏120次/min以上者,亦可诊断。
治疗:病因治疗,感染性休克,联合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心源性休克,纠正缺氧及应用强心剂;出血性休克,止血、输血、补液、吸氧,补充血容量,24h补液2500~3000ml,选用血管活性药物(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纠正酸中毒可用碱性药物;中医治疗针刺、生脉散或加味四逆汤。
1.5.3.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肺心病中发生率占2.2%~8.3%,病死率高达95%。
病因: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胃肠黏膜糜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肺心病并发消化性溃疡出血者较非肺心病者高3~6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食管炎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诊断:病人多无典型症状,偶有厌食,上腹不适或堵塞感。腹胀、恶心、呕吐,有呕血或柏油样大便者可确诊;皮肤黏膜出血或注射部位出血或瘀斑;发生出血性休克时,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四肢发凉;贫血时红细胞数减少及血红蛋白降低,其变化可反映出血程度。
治疗:饮食宜少量多餐、流质、无刺激性;用止血药如止血敏、6-氨基己酸、立止血(凝血酵素)、云南白药等;用解痉剂和制酸剂,补足液量,输糖盐水,输鲜血。
1.5.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综合征,发病因素有肺部感染、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酸中毒及休克。
诊断:症状隐匿而不典型,慢性皮肤黏膜多处出血,(躯干四肢黏膜出血或注射针眼出血),或有脏器出血。部分病人出现低血压、顽同性休克、黄疸或肺性脑病。实验室检查:包括下列3项过筛试验和3项确定试验阳性者可诊断。
治疗: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吸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必要时重复应用。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应用抗凝剂肝素100mg加生理盐水250~500ml.静滴,连用3~7d。改善微循环,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500~1000m/静滴。抑制血小板黏附及凝集,可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口服400-600mg/d,或120mg/d肌注,阿司匹林3次/d,1次0-5g,口服,能加强双嘧达莫疗效。抗纤维蛋白溶解剂用6-氨基己酸2g,3次/d,口服,或4~6g+生理盐水100ml静滴,以后每小时1g或抗血纤溶芳酸,100mg静注,每6h 1次。抗凝治疗基础上,加输新鲜血液或血浆。
1.5.5.合并肺水肿:
诊断:心衰、呼吸衰竭的基础上,突然出现急性左心室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大量泡沫样痰或血痰、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发绀。体征有左心浊音界扩大,心率加速,舒张期奔马征、两肺满布水泡音。X线检查见典型肺水肿征象:间质性肺水肿为主(Kerley氏B线及肺门增大模糊);肺泡性肺水肿少见,两肺有从肺门出来的蝶形阴影。
治疗:积极治疗心肺功能不全。高浓度02吸入。强心剂用毛花苷c(西地兰)0.4mg加20%葡萄糖水20mg,静注。毒毛旋花子苷K 0.25mg加20%葡萄糖水缓慢静注。快速利尿用呋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用。血管扩张药,减轻肺淤血,用苄胺唑啉,10~20mg加5%葡萄糖液100ml静滴。烦躁不安可用地西泮(安定、)5mg肌注,但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作好应急处理准备。
营养和支持治疗: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足够热卡,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亦属重要措施。
2.缓解期的治疗:与慢支炎、阻塞性肺气肿相同。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不用,尽可能少用。呼吸锻炼(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长期家庭氧疗(间歇低流量吸02)。增强免疫力,适当选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微卡等,扶正中药。
因多年慢性发展,导致大小气道的重构,造成组织不可逆的改变,但通过治疗可以阻止症状发展和反复发作,保持较佳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急性期)的治疗原则如下:
2.1.抗生素的应用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主要与感染有关,特别是细菌感染。有资料显示,老年人的感染80%~90%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不敏感,因此不能优选用药。氨基糖甙类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可选用,但由于对。肾和耳的副作用较大亦不适合选用。可选用合成青霉素或加抑酶类药物,如苯唑西林(oxa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可用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重感染可用头孢地嗪,该药不但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对革兰阳性球菌亦较敏感。在用上述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真菌感染。对β-内酰氨类抗生素过敏者亦可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司帕沙星、克林沙星为超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均敏感,对严重感染的危重患者可选用,在严重感染得到控制后可口服用药维持。
2.2.扩张气道解痉平喘对缓解气流阻塞、改善通气、改善缺氧、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是非常重要的。扩张气道的药物有4类。
2.2.1.氨茶碱: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心搏量,扩张全身和肺血管、增加水盐排出,兴奋呼吸中枢,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氨茶碱血药浓度>5μg/ml即有治疗作用;>15μg/ml时副作用明显增加:重症可用氮荼碱0.25g加25%葡萄糖液,每日2次缓慢静脉推注。缓释型制剂治疗,每天200mg口服,可在24h内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若吸烟、饮酒、服用抗惊厥药、利福平等药可引起肝药酶受损,影响氨茶碱的半衰期,故应适当减少氨茶碱的用药量。高热、心衰、肝功能障碍,服用西米替丁、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药时氨茶碱用量亦应适当减少。若与沙丁胺醇或异丙托品共用,可达到较大解痉疗效。
2.2.2.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舒喘灵)、喘康速,可每日2或3次喷吸.每次200μg。博利康尼2mg口服,每日2或3次,但易产生肌肉震颤等副作号:安通克400μg,每日1次口服。对严重患者可用储纳器(spacer)或水溶液雾化吸入。
2.2.3.抗胆碱能药物:主要有异丙托品。定量吸入时,起效时间比β2受体激动剂慢但持续时间长达4~6h,剂量为2.5~7.5μg(每喷20μg)。与β2受体激动剂共用可产生相加作用。
2.2.4.糖皮质激素:应采取慎重态度,如喘息严重对p:受体激动剂有肯定效果时,可考虑口服或静脉用药;但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因免疫功能低下致真菌感染。
2.3.祛痰疗法老年人咳嗽反射降低,更易使痰潴留于小气道,影响通气,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祛痰药有黏痰溶解剂,如乙酰半胱胺酸,具有祛痰和抗氧化作用。降低痰黏稠度的药物有盐酸溴环己胺醇、沐舒坦和中药等。
2.4.氧疗氧疗是治疗肺心病的关键。氧疗的满意指标应使血氧饱和度上升≥90%,或PaO2≥60mmHg,不使PaCO2上升超过10 mmHg或pH<7.25。给氧方法应从低浓度开始(鼻导管法1~2L/min),病情改善后可增至2~2.5L/min。
2.5.控制心力衰竭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即能得以缓解。对治疗后无效或较重的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和呋塞米等;正性肌力药,如毒毛旋花子甙K、毛花苷丙等;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吲哚美辛等。
2.6.控制心律失常。
2.7.并发症防治积极防治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各种并发症。
2.8.支持疗法和加强护理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久病、咳嗽反射减弱,故应协助翻身拍背,加强口腔护理,防治褥疮。营养不良,热量不足使呼吸肌无力,可加重通气障碍,故每日或隔日补充白蛋白10g、脂肪乳250ml静脉滴注。亦可给予复合氨基酸静脉滴注。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缓解期的治疗原则为扶正固本。戒烟、离开有害粉尘和刺激气体污染的环境。可用祛痰药物、氨茶碱缓释片、异丙托品吸入,对改善呼吸困难有好处。家庭长期氧疗,每日2~2.5L/min,持续吸15~17h可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