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下面出现硬疙瘩是什么原因及如何处理?
睾丸下面出现硬疙瘩,可能是附睾炎、附睾囊肿、睾丸肿瘤、精索静脉曲张、阴囊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导致。
1. 附睾炎: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造成发炎,经淋巴和血行感染少见。附睾炎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发病较急,表现为患侧阴囊坠胀不适、疼痛明显,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有继发性的鞘膜积液。治疗上,急性附睾炎应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可减轻症状,自制较大的带棉花垫的阴囊托使用起来会更舒适。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抗菌药物的应用,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通常静脉给药1 - 2周后,口服抗菌药物2 - 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常用药物有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2. 附睾囊肿:附睾囊肿又称精液囊肿,好发年龄为20 - 40岁。其发病原因可能系输精管阻塞而导致精液积聚。附睾囊肿通常无症状,有时可感睾丸胀痛。触摸时在附睾头部可触及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较小的附睾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囊肿较大或引起疼痛等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
3. 睾丸肿瘤:睾丸肿瘤比较少见,是20 - 40岁青壮年男性常见的实体肿瘤,几乎都属于恶性。睾丸肿瘤病因不明,其发病可能与隐睾、遗传、化学致癌物质、感染等因素有关。睾丸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睾丸肿大,质地坚硬,有沉重感,一般无明显疼痛。睾丸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术后可能还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4.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的10% - 15%,以左侧发病为多。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阴囊坠胀、疼痛,久站或步行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可摸到阴囊内蚯蚓状团块。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可采用阴囊托带、局部冷敷等方法缓解症状。症状较重或伴有精子异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 阴囊皮脂腺囊肿:阴囊皮脂腺囊肿是由于阴囊皮肤的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脂腺囊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保持阴囊局部清洁卫生。如果囊肿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此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等,待炎症控制后可考虑手术切除。
睾丸下面出现硬疙瘩的原因较为复杂,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发现睾丸下面有硬疙瘩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或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