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怎么回事?这些原因你需要了解
大便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暗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许多人在发现大便出血时会感到惊慌失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其实,大便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便出血可能的原因。
肛肠疾病导致的大便出血痔疮
痔疮是引起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的。当排便时,粪便可能会擦破痔疮表面的黏膜,引起出血。这种出血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颜色鲜红,有时也会呈喷射状出血。一般在排便结束后,出血会自行停止。外痔通常不会出血,但如果发生血栓形成或炎症,可能会出现疼痛和少量出血。内痔则更容易出血,尤其是在患者用力排便、久坐、久站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加重。
肛裂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肛裂患者在排便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呈周期性,排便时疼痛加剧,便后数分钟可缓解,随后又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而再次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同时,肛裂也会导致大便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颜色鲜红,通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有血迹。肛裂的发生主要与长期便秘、粪便干结等因素有关,干硬的粪便在通过肛门时容易撕裂肛管皮肤。
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慢性、感染性通道。肛瘘患者除了会出现肛门周围反复流脓、肿痛等症状外,有时也会伴有大便出血。不过,肛瘘引起的出血一般较少,多为脓血便,血液与脓液混合在一起。肛瘘通常是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可从内口进入瘘管,导致反复感染。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直肠息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便血通常为间歇性,出血量较少,颜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少数情况下,息肉较大时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或脱垂。直肠息肉的发生与遗传、炎症刺激、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早期直肠癌可能仅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大便出血的症状。直肠癌引起的便血颜色较暗,常与粪便混合,还可能伴有黏液。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不尽感、腹痛、腹部肿块、消瘦、乏力等症状。直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慢性炎症等。
肠道炎症性疾病导致的大便出血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大便出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量可多可少,血液与粪便、黏液混合在一起。病情轻重不一,可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但以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最为常见。患者除了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大便出血。便血一般为间歇性,出血量较少,有时也可为脓血便。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出血是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之一,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脓血和黏液,颜色鲜红或暗红。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等。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等症状。大便出血也是阿米巴痢疾的常见症状,粪便呈暗红色,有腥臭味,血液与粪便混合均匀。阿米巴痢疾主要通过食用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
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大便出血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全身各个部位的出血,包括大便出血。这些疾病除了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的出血表现。
肝脏疾病
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代谢,同时还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时,也会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有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急性传染病
一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这些疾病除了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会影响凝血功能和血管通透性,从而引起肠道出血。
其他因素导致的大便出血食物或药物因素
某些食物或药物也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看起来像大便出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出血。例如,食用过多的红心火龙果、动物血制品等,可能会使大便颜色变红;服用铁剂、铋剂等药物后,大便可能会变黑。这种情况下,一般在停止食用相关食物或药物后,大便颜色会恢复正常。
外伤
腹部受到外伤,如撞击、刺伤等,可能会损伤肠道,导致大便出血。此外,肛门局部的外伤,如异物插入肛门等,也会引起大便出血。
当发现大便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医生一般会进行以下检查:
1. 肛门指诊:医生通过手指触摸肛门和直肠,可以检查是否有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病变。这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许多肛肠疾病都可以通过肛门指诊初步诊断。
2. 肛门镜检查:肛门镜可以直接观察肛门和直肠下段的情况,有助于发现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等病变,并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
3.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可以检查整个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对于诊断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肿瘤等有重要价值。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4.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粪便常规、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凝血情况、是否有感染等。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出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 肛肠疾病的治疗
- 对于痔疮、肛裂等疾病,症状较轻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用药物坐浴、涂抹药膏等。症状较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痔疮切除术、肛裂切除术等。
- 对于直肠息肉,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
- 对于直肠癌,早期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情进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
2. 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情况。
-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同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 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化疗、输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 对于肝脏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同时采取措施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 对于急性传染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使用相应的抗病毒或抗菌药物,同时对症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大便出血的发生: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
2.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避免长时间蹲厕。
3. 注意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感染。
4.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肠道蠕动。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肠道疾病家族史、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大便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状,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了解大便出血的原因,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大便出血的发生。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