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8种不宜做胃镜的人群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能够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对于诊断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癌等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胃镜检查。了解哪些人不宜做胃镜,对于保障受检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不宜做胃镜的8种人群。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是指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并且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这些都会增加心肺的负担。
对于患有严重冠心病,如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本身的供血和节律就存在问题。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进一步加重,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同样,严重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其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检查时的不适可能导致呼吸更加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的情况。因此,这类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经过心内科和呼吸内科医生的全面评估,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只有在病情相对稳定,且采取了充分的保障措施后,才有可能谨慎地进行胃镜检查。
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休克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此时进行胃镜检查,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因为检查过程中的刺激导致休克进一步加重,危及患者生命。
例如,因大量失血、严重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休克患者,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积极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在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休克状态未纠正之前,不能进行胃镜检查。只有当患者的休克得到有效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疑似消化道穿孔者消化道穿孔是指消化道管壁全层破裂,导致胃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当患者疑似消化道穿孔时,进行胃镜检查是非常危险的。胃镜的插入可能会进一步破坏穿孔部位,导致更多的胃肠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加重腹膜炎的症状。
消化道穿孔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等症状。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腹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穿孔。一旦怀疑消化道穿孔,应立即禁食、胃肠减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而不是进行胃镜检查。只有在经过治疗,穿孔得到有效修复,病情稳定后,才可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患有严重咽喉疾病者咽喉是胃镜进入消化道的必经之路。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咽喉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咽喉部脓肿等,胃镜检查可能会加重咽喉部的损伤和炎症。
急性咽喉炎患者的咽喉部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非常敏感。胃镜通过咽喉部时,会对黏膜造成摩擦和刺激,导致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引起黏膜出血。咽喉部脓肿患者,脓肿部位的组织比较脆弱,胃镜的插入可能会导致脓肿破裂,引起感染扩散,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先积极治疗咽喉疾病,待病情好转后再考虑胃镜检查。
腐蚀性食管炎、胃炎急性期患者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是由于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的食管和胃黏膜的严重损伤。在急性期,食管和胃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的状态,非常脆弱。此时进行胃镜检查,可能会导致受损的黏膜进一步撕裂、出血,甚至引起穿孔。
患者在误食腐蚀性物质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饮用牛奶、蛋清等保护食管和胃黏膜。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等。一般需要等待黏膜损伤基本修复后,再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食管和胃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瘢痕狭窄等并发症。
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者胃镜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相对安静和配合的状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吞咽等动作。精神异常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可能无法理解医生的指令,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不自主的挣扎、躁动等行为。这不仅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胃镜对食管、胃等部位造成损伤,如黏膜撕裂、穿孔等。
对于这类患者,如果病情确实需要进行胃镜检查,需要先请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通过药物等手段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使其能够配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还需要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以确保患者和检查的安全。
主动脉瘤患者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形成的瘤样病变。主动脉瘤患者的主动脉壁已经变得薄弱,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而用力屏气、挣扎等,这些动作会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增加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病情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因此,对于主动脉瘤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经过血管外科医生的评估。医生会根据主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因素,综合判断检查的风险。如果主动脉瘤较大,破裂风险较高,一般不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只有在经过充分评估,认为风险相对可控,且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才可以谨慎地进行检查。
严重脊柱畸形者严重脊柱畸形患者的脊柱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可能会导致食管的走行和位置也发生相应变化。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由于食管的解剖结构异常,胃镜很难顺利通过,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同时,严重脊柱畸形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和循环负担。例如,脊柱侧弯严重的患者,胸廓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功能。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呼吸受限而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对于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骨科医生和消化内科医生共同评估。医生会根据脊柱畸形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或考虑其他替代检查方法。
总结胃镜检查虽然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对于上述8种不宜做胃镜的人群,在决定是否进行检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检查的风险。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评估和建议,共同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对胃镜检查存在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不适合做胃镜检查的患者,也有其他的检查方法可供选择。例如,消化道钡餐造影可以通过口服含有硫酸钡的造影剂,利用X线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和功能;CT仿真胃镜则是利用CT扫描技术重建胃肠道的三维图像,对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这些检查方法虽然在诊断的准确性上可能不如胃镜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替代选择,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总之,在医疗过程中,要始终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出发点,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