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推迟月经较好的药,你了解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如重要考试、大型比赛、外出旅行等,希望能够临时推迟月经。而药物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常见手段。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用来临时推迟月经,哪种药才是较好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女性月经的生理机制在探讨推迟月经的药物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女性月经的生理机制。女性的月经周期受到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HPO 轴)的精密调控。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FSH 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卵泡分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在排卵前,LH 会出现高峰,引发排卵。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黄体萎缩,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就会发生脱落,形成月经。
可用于临时推迟月经的药物及特点短效口服避孕药
1. 作用机制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使宫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同时,连续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避免子宫内膜脱落,从而推迟月经。
2. 常用药物举例
- 妈富隆:每片含去氧孕烯 0.15mg 和炔雌醇 0.03mg。一般在月经来潮第 1 天开始服用,每天 1 片,连服 21 天。如果需要推迟月经,可以在服完 21 天后继续服用,直到需要来月经时停药。
- 优思明:每片含屈螺酮 3mg 和炔雌醇 0.03mg。服用方法与妈富隆类似,也是从月经第 1 天开始,每天 1 片,连服 21 天。如需推迟月经,可在服完 21 天后接着服用。
3. 优点
- 避孕效果可靠,在正确服用的情况下,避孕有效率可达 99%以上。
- 可以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更加规律,减少经量,缓解痛经。
- 副作用相对较小,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撤退性出血等,但一般在服药初期出现,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
4. 缺点
- 需要严格按照规律服药,一旦漏服可能会影响避孕效果和推迟月经的效果。
- 不适合有严重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
孕激素类药物
1. 作用机制
孕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从而推迟月经。在停药后,子宫内膜失去孕激素的支持,会发生脱落,月经来潮。
2. 常用药物举例
- 黄体酮胶囊:主要成分是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一般在预计月经来潮前 3 - 5 天开始服用,每次 100 - 200mg,每天 2 次,直到需要来月经时停药。
- 地屈孕酮片:主要成分为地屈孕酮,是一种口服孕激素。同样在预计月经来潮前 3 - 5 天开始服用,每次 10mg,每天 2 次,持续服用至希望月经来潮时停药。
3. 优点
- 相对短效口服避孕药,使用时间更灵活,可以在临近月经来潮时开始服用。
- 副作用相对较少,主要副作用可能有头晕、头痛、恶心、乳房胀痛等,但一般症状较轻。
4. 缺点
- 推迟月经的效果可能不如短效口服避孕药稳定,部分女性可能在服药期间仍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 对于一些对孕激素敏感的女性,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如何选择“较好”的药物“较好”的药物并不是的,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
考虑时间因素
如果距离月经来潮还有较长时间(一般建议在月经周期的前半周期),可以选择短效口服避孕药。因为短效口服避孕药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激素水平,提前开始服用可以更好地控制月经周期。而如果距离月经来潮较近(3 - 5 天),则可以选择孕激素类药物,相对更方便快捷。
考虑个人健康状况
如果女性本身有避孕需求,且没有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如严重的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那么短效口服避孕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推迟月经,又能达到避孕的目的。而对于有上述疾病的女性,或者不适合使用雌激素的女性,孕激素类药物可能更合适。
考虑药物副作用
不同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如果对药物副作用比较敏感,担心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例如,地屈孕酮片的副作用相对黄体酮胶囊可能更轻微一些。
使用推迟月经药物的注意事项咨询医生
在使用任何药物推迟月经之前,都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女性的年龄、健康状况、月经周期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因为自行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后果。
正确服用药物
无论是短效口服避孕药还是孕激素类药物,都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服用。要注意服药的时间、剂量和方法,避免漏服。如果漏服,应根据药物的具体说明及时补服,以保证药物的效果。
观察身体反应
在服用药物期间,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的阴道出血、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在停药后,也要注意观察月经的恢复情况。一般来说,停药后 3 - 7 天会来月经,但如果月经推迟时间过长或出现月经量过多、过少等异常情况,也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推迟月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女性的特殊需求,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月经紊乱
使用药物干扰正常的月经周期,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使月经周期变得不规律,月经量也可能会发生改变。这种月经紊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甚至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长期的月经失调。
内分泌失调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平衡系统,药物推迟月经会打破这种平衡,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正常功能。长期或频繁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如影响排卵功能,增加不孕的风险。
其他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影响外,服用药物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乳房胀痛等。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替代方法及建议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可以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因月经可能带来的不便。例如,在重要活动前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经期不适。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也有助于减轻经期不适。
如果确实需要推迟月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在使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总之,女性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干预,保持月经周期的正常和稳定。
总结临时推迟月经的药物主要有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孕激素类药物,它们各有特点和适用情况。在选择药物时,要综合考虑时间因素、个人健康状况和药物副作用等。同时,使用药物推迟月经需要谨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药物,在满足特殊需求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