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痒需警惕:四种疾病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喉咙发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只是小问题,过几天就会自行缓解。然而,喉咙发痒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有些甚至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当出现喉咙发痒的症状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及时了解可能存在的病因。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需要警惕的四种疾病。
一、慢性咽炎(一)疾病概述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主要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它病程较长,症状顽固,较难彻底治愈。据统计,在耳鼻喉科门诊中,慢性咽炎患者占比较高,尤其在教师、销售人员等用嗓较多的职业人群中更为常见。
(二)症状表现
喉咙发痒是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常常会感到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好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此外,还可能伴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能会咳出少量黏稠分泌物,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在过度用嗓、食用辛辣食物、吸入刺激性气体后会加重。
(三)发病原因
1. 局部因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患有各种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鼻涕后流,刺激咽部;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至咽部也可引发慢性咽炎。
2. 职业因素:长期大量用嗓的职业,如教师、歌手等,由于咽部长期受到过度刺激,容易引发慢性咽炎。
3. 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工业污染区、粉尘较多的场所等,或者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雾等,都可能对咽部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慢性咽炎。
4. 全身因素: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咽部长期淤血,引发慢性咽炎。
(四)诊断方法
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口咽部检查、间接喉镜检查等,观察咽部黏膜的颜色、形态,有无充血、肿胀、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喉镜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五)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用嗓,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含漱液、含片、中成药等。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可以清洁口腔、杀菌消炎;含片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能缓解咽部不适症状;中成药如咽炎片、清喉利咽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
3. 物理治疗: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消除增生的淋巴滤泡。
二、过敏性咽炎(一)疾病概述
过敏性咽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咽部过敏反应,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咽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症状表现
喉咙发痒是过敏性咽炎最突出的症状,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的剧烈瘙痒,忍不住频繁咳嗽,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样痰。此外,还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灼热感、刺激性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眼部瘙痒、流泪等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作,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
(三)发病原因
1. 过敏原接触: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霉菌孢子、海鲜、牛奶、鸡蛋等。当患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引发过敏反应。
2.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那么患者患过敏性咽炎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3.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烟雾、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刺激咽部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增加过敏的发生几率。
(四)诊断方法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症状发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口咽部检查,观察咽部黏膜有无苍白、水肿等表现。同时,可能会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过敏原。此外,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查看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升高,辅助诊断。
(五)治疗措施
1. 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咽炎的关键。患者应尽量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眼镜等;对尘螨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有效缓解喉咙发痒、咳嗽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减轻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等,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3. 脱敏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无法避免接触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三、反流性咽喉炎(一)疾病概述
反流性咽喉炎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损伤咽喉部黏膜,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二)症状表现
喉咙发痒是反流性咽喉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还可能伴有咽部异物感、灼热感、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常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反酸、烧心、胃胀、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咽喉部症状,而无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
(三)发病原因
1.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位于食管和胃交界处的一组肌肉,正常情况下,它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或松弛时,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咽喉部。
2. 胃酸分泌过多: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增加了反流的可能性。
3.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的正常蠕动可以将反流的胃内容物重新推送回胃内。当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时,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胃内容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更容易反流至咽喉部。
(四)诊断方法
医生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进行喉镜检查、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等,观察咽喉部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食管内的酸碱度,了解食管和胃的结构和功能,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措施
1.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酸性食物,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 - 20厘米,以减少反流的发生。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₂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咽喉部黏膜的刺激;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也有一定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胃底折叠术等,以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四、感冒初期(一)疾病概述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在感冒初期,喉咙发痒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二)症状表现
除了喉咙发痒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来说,感冒初期症状相对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
(三)发病原因
1. 病毒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劳累、着凉、淋雨等,病毒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冒。
2. 传播途径: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感冒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五)治疗措施
1.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使用抗感冒药,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以缓解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之,喉咙发痒虽然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症状,但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当出现喉咙发痒的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