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全解析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它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其中浙江于潜所产的白术质量较佳,被称为“于术”。白术一般在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其呈不规则团块状或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白术的功效健脾益气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白术具有显著的健脾益气功效,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对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白术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功能。例如,在著名的四君子汤中,白术与人参、茯苓、甘草配伍,共同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剂。
燥湿利水
白术既能燥湿,又能利水。它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在临床上,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痰饮等病症,白术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当人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时,水湿就会在体内积聚,导致水肿等问题。白术通过健脾燥湿,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湿得以正常代谢。比如,五苓散中就运用了白术与泽泻、猪苓、茯苓等药物配伍,起到利水渗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止汗
白术具有一定的止汗作用,主要适用于表虚自汗。表虚自汗是由于卫气不固,不能固摄津液,导致汗液外泄。白术通过健脾益气,使脾气充足,从而增强卫气的固摄作用,减少汗液的排出。玉屏风散是治疗表虚自汗的经典方剂,其中白术与黄芪、防风配伍,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解表,三者共同起到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安胎
对于孕妇而言,白术还有安胎的作用。它可以调理孕妇的脾胃功能,使脾胃健运,气血充足,从而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胎动不安属脾气虚弱者。白术通过健脾益气,使胎儿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稳定孕妇的身体状况,起到安胎的效果。例如,泰山磐石散中就运用了白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所致的胎动不安、滑胎等病症。
白术的作用机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白术的功效作用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白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苍术酮、白术内酯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白术可以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它还能调节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白术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等疾病。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白术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使机体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白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白术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此外,白术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白术的燥湿利水作用与其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有关。它可以促进肾脏的排泄功能,增加尿量,从而减轻水肿症状。白术还能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白术的主治病症脾胃病症
如前文所述,白术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多种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了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常见症状外,还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病症。在治疗脾胃病症时,白术常与其他健脾和胃的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理中丸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甘草配伍,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
水肿病症
白术的燥湿利水功效使其成为治疗水肿病症的常用药物。无论是全身性水肿,还是局部水肿,如肢体水肿、颜面水肿等,只要是由脾虚湿盛引起的,都可以使用白术进行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白术常与茯苓、泽泻等利水药物配伍,以增强利水消肿的作用。
自汗病症
对于表虚自汗患者,白术是重要的治疗药物。通过配伍其他药物,如黄芪、防风等,能够有效地改善自汗症状,增强患者的体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胎动不安
在妇产科领域,白术常用于治疗胎动不安。对于因脾气虚弱引起的胎动不安,白术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稳定胎儿的生长环境,起到安胎的作用。在使用白术安胎时,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安胎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同时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白术的临床应用举例治疗小儿脾虚泄泻
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出现脾虚泄泻的症状。可以使用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物组成的方剂进行治疗。将白术等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制成中药汤剂或丸剂给小儿服用。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物健脾渗湿,共同起到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作用。
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水肿症状,多因脾虚湿盛所致。在治疗时,可以采用白术与黄芪、党参、茯苓等药物配伍的方法。黄芪、党参增强益气健脾的作用,白术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共同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妇女妊娠恶阻
妇女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出现妊娠恶阻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白术可以与苏梗、砂仁等药物配伍使用,起到健脾和胃、理气安胎的作用,缓解妊娠恶阻的症状。
白术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白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用药剂量
白术的用药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来说,常用剂量为6 - 12克。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病情较重或患者体质较强时,医生可能会适当增加剂量。然而,过量使用白术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口渴等。
用药禁忌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白术。因为白术性温燥,阴虚燥渴者使用后可能会加重阴虚的症状,导致口干、咽干、便秘等问题;气滞胀闷者使用白术可能会加重气滞的症状,使腹胀、胸闷等症状更加明显。
配伍禁忌
在配伍用药时,需要注意白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白术不宜与桃、李、菘菜、雀肉、青鱼等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结语白术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脾胃病症、水肿病症、自汗病症、胎动不安等多种病症。其作用机制涉及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调节。在使用白术时,需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用药禁忌和配伍禁忌等注意事项。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白术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相信白术在未来的医疗领域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2] 凌一揆. 中药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