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该吃什么药?一文为你详细解答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鞭毛,微需氧,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严苛,通常在胃中发现。这种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
(二)感染现状及危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普遍,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中国,感染率也相当高,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在50% - 60%左右。幽门螺旋杆菌与许多胃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会导致胃黏膜反复发炎,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长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还会显著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Ⅰ类生物致癌因子。此外,它还可能与一些胃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存在关联。
(三)传播途径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 - 口传播和粪 - 口传播。口 - 口传播常见于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行为。例如,一家人在同一餐桌上吃饭,如果其中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通过餐具将细菌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粪 - 口传播则是指幽门螺旋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水源被污染后,人们饮用就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一)尿素呼气试验这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碳 - 13 呼气试验和碳 - 14 呼气试验。其原理是幽门螺旋杆菌能够产生尿素酶,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患者口服含有被标记的尿素后,如果胃内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会被分解,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碳 - 13 呼气试验无放射性,适用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碳 - 14 呼气试验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辐射剂量非常小,在安全范围内,适用于一般成年人。
(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时还能判断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如是否有炎症、溃疡、癌变等。胃镜检查虽然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但它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三)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抽血即可完成。但它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是现在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因为即使幽门螺旋杆菌被清除,抗体在血液中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三、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常用药物 (一)抗生素1.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目的。阿莫西林的优点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腹泻、恶心等。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通常需要较大剂量使用,一般为每次 1000mg,每日 2 次。
2. 克拉霉素
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近年来,随着其广泛使用,耐药率逐渐升高。使用克拉霉素可能会出现口苦、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一般用法为每次 500mg,每日 2 次。
3. 甲硝唑
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厌氧菌,所以甲硝唑对其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甲硝唑的耐药率也比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腔金属味等。用法通常为每次 400mg,每日 2 - 3 次。
4. 四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四环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可能会引起牙齿黄染、影响骨骼发育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作为优选药物,仅在其他抗生素耐药或无法使用时考虑使用。用法一般为每次 750mg,每日 2 次。
(二)质子泵抑制剂1. 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是代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部位,抑制胃酸分泌。通过降低胃酸浓度,为抗生素发挥杀菌作用创造有利的环境。奥美拉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腹泻、恶心、腹痛等。通常用法为每次 20mg,每日 2 次。
2. 兰索拉唑
兰索拉唑的作用机制与奥美拉唑相似,但它的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兰索拉唑在酸性环境下更稳定,能更快地到达作用部位。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有皮疹、瘙痒、便秘、腹泻等。一般用法为每次 30mg,每日 2 次。
3. 泮托拉唑
泮托拉唑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且安全性较好。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适用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失眠、嗜睡、恶心等。用法通常为每次 40mg,每日 2 次。
(三)铋剂1. 枸橼酸铋钾
枸橼酸铋钾在酸性环境下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袭,同时还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此外,它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直接杀灭作用。服用枸橼酸铋钾可能会出现舌苔和大便变黑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一般用法为每次 220mg,每日 2 次。
2. 胶体果胶铋
胶体果胶铋也是一种铋剂,它的胶体特性更好,能更好地与胃黏膜结合,形成更牢固的保护膜。其作用和不良反应与枸橼酸铋钾相似。用法通常为每次 200mg,每日 2 次。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标准的四联疗法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一线方案是标准的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 + 铋剂 + 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 10 - 14 天。常见的组合有:
1.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枸橼酸铋钾 + 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这种方案对于没有克拉霉素耐药的患者疗效较好,但如果当地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可能需要调整方案。
2. 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 胶体果胶铋 + 阿莫西林 + 甲硝唑。该方案适用于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患者,但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可能相对较多。
(二)根据耐药情况调整方案在一些地区,幽门螺旋杆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如果患者之前使用过某种抗生素治疗,或者当地的耐药监测数据显示某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就需要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克拉霉素耐药率超过 20%,就应避免使用含克拉霉素的方案,可以选择阿莫西林 + 甲硝唑、阿莫西林 + 四环素等组合。此外,还可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药敏试验的操作相对复杂,费用也较高。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方案1. 儿童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需要谨慎选择药物。由于四环素可能影响儿童牙齿和骨骼发育,一般不用于儿童。通常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同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方案的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例如,对于较小的儿童,阿莫西林的剂量可能需要适当减少。
2. 孕妇
孕妇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治疗,因为治疗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分娩后再进行治疗。如果孕妇有严重的胃部症状,必须治疗时,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阿莫西林等。
3.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例如,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剂量,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五、服药的注意事项 (一)服药时间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在进食前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铋剂也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使其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抗生素通常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例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
(二)饮食禁忌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还可能加重胃部不适症状。应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不利于胃部的恢复。此外,要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这些饮料可能会增加胃酸分泌,影响治疗效果。
(三)按时按量服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服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细菌不能被彻底清除,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例如,一个疗程为 14 天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只服用了 10 天就自行停药,可能会使部分幽门螺旋杆菌存活下来,这些存活的细菌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下次治疗时就需要更换更有效的药物。
(四)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在服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一般可以继续服药,同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如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六、治疗后的复查 (一)复查时间一般在完成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程结束后 4 周进行复查。这是因为在治疗结束后,即使幽门螺旋杆菌被清除,胃内可能仍有药物残留,过早复查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等待 4 周后,药物基本代谢完毕,此时复查结果更准确。
(二)复查方法复查通常采用尿素呼气试验。如果之前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的,也可以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复查可以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是否被彻底清除,如果复查结果仍为阳性,说明治疗失败,需要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再次治疗。
(三)预防再次感染即使幽门螺旋杆菌被成功清除,也需要注意预防再次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共用餐具、水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等。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
七、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 (一)中药方剂中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一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清热解毒等作用来辅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例如,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肠胃、寒热平调的功效。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调节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此外,还有一些自拟的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中药单体及提取物一些中药单体和提取物也被发现具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如黄连中的黄连素,它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大蒜素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但目前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标准的四联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常将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八、展望随着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一方面,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新型抗生素,以克服现有的耐药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治疗策略也在探索中,如益生菌治疗。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此外,疫苗的研发也在进行中,如果疫苗能够成功应用,将为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总之,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服药的注意事项和治疗后的复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再次感染。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