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婴儿吐奶频繁的原因,新手爸妈必看!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婴儿吐奶是一个常见却又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当婴儿吐奶频繁时,家长们往往会心急如焚,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那么,婴儿吐奶频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生理因素食管下括约肌未发育成熟
婴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尚未发育完善。食管下括约肌就像一个“阀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防止胃内的食物反流回食管。但在婴儿时期,这个“阀门”的功能还不够强大,无法很好地控制食物的流向。当胃内压力稍微增加,比如宝宝在吃奶后哭闹、活动或者吞咽过多空气时,胃内的食物就容易通过这个尚未成熟的“阀门”反流到食管,进而引起吐奶。
一般来说,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食管下括约肌会逐渐成熟,这种生理性的吐奶现象也会在宝宝 6 个月到 1 岁左右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胃呈水平位
婴儿的胃不像成人那样是垂直的,而是呈水平位。这种特殊的胃形态使得胃的入口(贲门)和出口(幽门)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食物在胃内不容易保持稳定,更容易反流。而且,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一次进食过多的奶量也会增加胃内的压力,导致食物反流。
例如,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可能只有 30 - 60 毫升,而到了 1 - 3 个月时,胃容量也仅增加到 90 - 150 毫升。如果家长不了解宝宝的胃容量,喂奶量过多,就容易引发吐奶。
吞咽功能不完善
婴儿的吞咽功能在出生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完善。在吃奶过程中,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协调呼吸和吞咽动作,导致一部分空气随着奶液一起进入胃内。当胃内的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增加胃内压力,引起吐奶。
比如,宝宝在吃奶时,如果吸吮太急,或者奶嘴的孔径过大,就会吸入更多的空气。此外,母乳喂养时,如果宝宝含接乳头的姿势不正确,也容易导致空气进入胃内。
喂养因素喂奶姿势不当
正确的喂奶姿势对于减少婴儿吐奶非常重要。如果喂奶姿势不正确,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就容易吸入空气,增加吐奶的几率。
例如,有些家长喜欢躺着给宝宝喂奶,这样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状态,奶液更容易反流。还有些家长在喂奶时没有将宝宝的头部适当抬高,或者没有让宝宝的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也会影响奶液的顺利下咽。
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将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身体,呈 45 度左右的倾斜角。母乳喂养时,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要确保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空气。
喂奶过快或过量
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吃不饱,会加快喂奶的速度或者增加喂奶的量。然而,婴儿的胃容量有限,消化功能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喂奶过快或过量,宝宝的胃无法及时消化和容纳这些奶液,就会导致吐奶。
一般来说,喂奶的时间间隔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和需求来合理安排。新生宝宝可能每 2 - 3 小时需要喂一次奶,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喂奶间隔可以逐渐延长。每次喂奶的量也应该根据宝宝的胃容量来调整,避免过度喂养。
喂奶后立即让宝宝平躺
喂奶后立即让宝宝平躺也是导致吐奶的常见原因之一。宝宝在吃奶后,胃内充满了奶液,如果马上平躺,奶液更容易反流到食管。
正确的做法是在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宝宝的头靠在家长的肩膀上,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直到宝宝打出嗝来,将胃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再让宝宝右侧卧位躺一会儿,这样可以减少吐奶的发生。
疾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
-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生理性的食管下括约肌未发育成熟导致的反流外,有些婴儿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这种疾病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使得胃内容物频繁反流到食管,引起吐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哭闹、拒食、烧心等症状。
- 消化不良:婴儿的消化系统比较脆弱,如果喂养不当,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时,宝宝的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胃胀、吐奶等症状。
-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也是引起婴儿吐奶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道炎症,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宝宝除了吐奶外,还可能伴有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
呼吸道感染
婴儿呼吸道感染时,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会引起咳嗽。剧烈的咳嗽会增加腹腔内压力,进而压迫胃部,导致吐奶。此外,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影响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加重吐奶的症状。
例如,当宝宝患有肺炎时,咳嗽频繁且剧烈,咳嗽时会使腹部肌肉收缩,挤压胃部,使胃内的奶液反流出来。
脑部疾病
某些脑部疾病,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也可能导致婴儿吐奶频繁。这些疾病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宝宝出现喷射性吐奶。喷射性吐奶与普通的生理性吐奶不同,它的力量较大,呕吐物可以呈远距离喷出。
如果宝宝出现喷射性吐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发热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其他因素过敏
有些婴儿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在食用含有牛奶蛋白的奶粉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其中吐奶就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除了吐奶,宝宝还可能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症状。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进行喂养。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的突然变化、噪音、光线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宝宝的情绪和消化功能,导致吐奶。例如,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宝宝的胃肠蠕动会减慢,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吐奶。
此外,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种情绪也会影响他们的消化系统,增加吐奶的可能性。
应对措施调整喂养方式
- 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 控制喂奶速度和量,根据宝宝的年龄和需求合理安排喂奶时间和奶量。
- 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先竖着抱起来拍嗝,再让宝宝右侧卧位休息一会儿。
观察宝宝症状
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吐奶的情况,包括吐奶的频率、量、颜色、性质等。如果宝宝吐奶频繁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就医治疗
如果怀疑宝宝吐奶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例如,如果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吐奶,医生可能会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菌群等药物治疗;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吐奶,则需要针对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
总之,婴儿吐奶频繁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家长们要了解这些原因,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宝宝吐奶的发生。如果宝宝吐奶情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