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阻断药有哪些,你了解吗?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 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在艾滋病的防治中,艾滋病阻断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艾滋病阻断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艾滋病阻断药的定义和作用机制艾滋病阻断药是在发生可能感染 HIV 的高危行为后,用来防止 HIV 病毒在体内扩散、繁殖,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目的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 HIV 病毒的逆转录酶、整合酶等关键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的复制和整合,使病毒无法在人体内建立感染。一般来说,在高危行为后 72 小时内及时服用阻断药,能有效降低感染 HIV 的风险,且服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常见的艾滋病阻断药种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 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
齐多夫定是最早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药物之一。它可以模拟天然的核苷,在细胞内磷酸化后形成三磷酸齐多夫定,竞争性抑制 HIV 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毒 DNA 的合成。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头痛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
- 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
拉米夫定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对 HIV-1 和 HIV-2 均有抑制作用。它在细胞内被磷酸化为三磷酸拉米夫定,与天然的三磷酸脱氧胞苷竞争,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拉米夫定的安全性相对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有头痛、乏力、恶心等。
- 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
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它在体内经酯酶水解生成替诺福韦,然后被细胞内的激酶磷酸化为具有活性的二磷酸替诺福韦,抑制 HIV 逆转录酶。替诺福韦酯具有强效、低耐药性的特点,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和骨密度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骨密度。
- 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
恩曲他滨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其作用机制与拉米夫定相似。它对 HIV-1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常见的有头痛、腹泻、恶心等。恩曲他滨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 依非韦伦(Efavirenz,EFV)
依非韦伦是一种非竞争性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它可以与 HIV 逆转录酶的活性中心附近的别构位点结合,导致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依非韦伦的抗病毒活性较强,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梦、幻觉等,还可能导致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 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
奈韦拉平是个被批准用于治疗 HIV 感染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它通过与逆转录酶的非底物结合位点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奈韦拉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疹、肝功能损害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 利匹韦林(Rilpivirine,RPV)
利匹韦林是一种新型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高效、低剂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它对 HIV-1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抑郁、失眠等。利匹韦林需要与食物同服,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蛋白酶抑制剂(PIs)
-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LPV/r)
洛匹那韦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本身也有一定的蛋白酶抑制活性,但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色素 P450 3A4 酶,从而减少洛匹那韦的代谢,提高其血药浓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通过抑制 HIV 蛋白酶的活性,阻止病毒前体蛋白的裂解,从而产生无感染性的未成熟病毒颗粒。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血脂升高等。
- 阿扎那韦(Atazanavir,ATV)
阿扎那韦是一种新型的蛋白酶抑制剂,对 HIV-1 蛋白酶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亲和力。它可以抑制病毒多聚蛋白的裂解,阻止病毒的成熟和释放。阿扎那韦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常见的有间接胆红素升高、腹泻等。
整合酶抑制剂(INSTIs)
- 拉替拉韦钾(Raltegravir,RAL)
拉替拉韦钾是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整合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 HIV 整合酶的活性,阻止病毒 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拉替拉韦钾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有头痛、腹泻等。
- 多替拉韦钠(Dolutegravir,DTG)
多替拉韦钠是一种新型的整合酶抑制剂,具有强效、低耐药性的特点。它对 HIV-1 和 HIV-2 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多替拉韦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见的有头痛、失眠、恶心等。
艾滋病阻断药的联合使用方案由于 HIV 容易产生耐药性,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风险,艾滋病阻断药通常采用联合使用的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联合方案:
基础方案
- 替诺福韦酯/恩曲他滨 + 拉替拉韦钾:该方案是目前常用的阻断方案之一。替诺福韦酯和恩曲他滨属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替拉韦钾是整合酶抑制剂。这种组合具有抗病毒活性强、耐药率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
- 替诺福韦酯/恩曲他滨 + 多替拉韦钠:同样是一种高效的阻断方案。多替拉韦钠的抗病毒活性较强,与替诺福韦酯/恩曲他滨联合使用,能有效抑制 HIV 的复制。
替代方案
当基础方案中的药物无法使用时,可以考虑替代方案。例如,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替代替诺福韦酯/恩曲他滨,再联合依非韦伦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但替代方案可能会有更多的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
艾滋病阻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用药时间:如前文所述,在发生高危行为后 72 小时内开始服药,且较好在 2 小时内服用效果较佳。连续服用 28 天为一个疗程,期间不要漏服,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 不良反应监测:在服用阻断药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 避免再次高危行为:在服用阻断药期间,应避免再次发生可能感染 HIV 的高危行为,同时要采取安全性行为,如使用安全套等。
- 定期复查:在完成阻断疗程后,需要在高危行为后的 4 周、8 周、12 周及 6 个月进行 HIV 抗体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 HIV。
艾滋病阻断药的获取途径- 医疗机构:各地的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大型综合医院的感染科等医疗机构都可以提供艾滋病阻断药。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尽快前往这些机构,医生会对情况进行评估,并开具合适的阻断药。
- 紧急求助热线:一些地区设有艾滋病防治的紧急求助热线,在夜间或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发生高危行为,可以拨打热线咨询,获取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艾滋病阻断药的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艾滋病阻断药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方面,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少的新型药物;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更优化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阻断效果,降低耐药风险。例如,一些新型的整合酶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望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
总之,了解艾滋病阻断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对于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降低感染 HIV 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