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检查:
1.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新并不困难,根据恶心、呕吐、从中上腹到右下腹的转移性腹痛、右下腹或麦氏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及全身中毒症状等即可确诊。应该注意的是小儿、老年人、妊娠期、异位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1.1.小儿急性阑尾炎特点: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肠炎为诱因;恶心、呕吐明显;腹部广泛压痛,一般无明确的右下腹压痛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阑尾穿孔率高。
1.1.2.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特点:老年人痛觉和全身反应迟钝,腹痛和腹部压痛不能平行地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发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不明显;病情发展快,易并发阑尾穿孔和腹膜炎。
1.1.3.妊娠晚期急性阑尾炎特点:阑尾的位置向上、外后方移动,腹痛和腹部压痛点在右中蝮和右腰部,肌肉紧张不明显。子宫增大将大大网膜和小肠推向一侧,不利于炎症的局限化,一旦穿孔则容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
1.1.4.异位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异位阑尾可位于右上腹、右中腹、下腹中部、左下腹,此时闹尾的转移性疼痛则位于相应的异位阑尾所在处。如果阑尾位于右上腹,可误诊为胆囊炎:如果异位阑尾位于中下腹,与直肠或膀胱接触。则可引起相应器官的炎性表现。
1.2.体格检查
1.2.1.腰大肌试验:患者取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
1.2.2.结肠逆行充气试验:一手按压左下腹,另一手逆行挤压结肠,而出现右下腹疼痛,为本试验阳性,可提示阑尾炎症存在。
1.2.3.闭孔内肌试验:病人平卧,将右髋和右膝屈曲90°,并内旋髋关节时,如引起腹痛加剧,称本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
1.2.4.直肠指检: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1.2.5.其他特殊体征尚有:
苏雷征:病人仰卧,双腿屈曲,手置于病人结肠肝曲处,病人深呼吸时手压向肋缘下,使病人咳嗽,如在咳嗽时病人腹痛局限于麦氏点处,即为阳性。
抬腿试验:病人仰卧,手指放于右下腹触痛处,使病人伸直右下肢并逐渐抬高,因阑尾被挤压于收缩之腰大肌及手指之间,病人感右下腹痛加剧,见于盲肠后位阑尾炎。
鲁俄松(Rovsing)征:病人平卧,用手深压降结肠,并沿横结肠及升结肠推移如右下腹部痛为阳性。表示结肠气体进入盲肠刺激发炎的阑尾使腹痛加重。
拉老魁征:亦称睾丸回缩试验,以手指压迫阑尾处压痛点时,右侧睾丸回缩,当移除压力时,睾丸回复原位,此试验在坏疽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时常为阳性。
对可疑的急性阑尾炎,尤其与非典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鉴别有困难时,在无腹胀情况下可行右下腹穿刺,如抽出物仅为少量脓液,则可能为急性阑尾炎,如抽出物为较多之胃十二指肠液,或有食物碎渣及胆汁样液体,则应考虑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
1.3.血像检查:急性阑尾炎病人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达到>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高。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1.4.尿检查:急性阑尾炎时尿常规正常,但在阑尾炎症刺激输尿管或膀胱引起充血时,尿中可有少量红细胞。若红细胞多,应与输尿管结石鉴别。
1.5.腹部X线平片: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是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②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③穿孔所致气腹、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予诊断,但特异性很差。
1.6.CT检查:可显示阑尾周围软组织块影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因此也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但特异性仅为79%,仅能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
1.7.B型超声检查:阑尾炎症时可见阑尾呈手指状或蚯蚓状低回声区,有时可见阑尾梗阻的原因,如粪石、蛔虫或异物的影像。阑尾周围炎渗出而形成的液性低回声区,穿孔或形成脓肿后出现不规则的液性低回声区。
2.鉴别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约占20%,需要明确,临床上被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而手术切除阑尾中约有30%左右是正常阑尾,需要避免。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重点介绍如下。
2.1.腹部疾病
2.1.1.急性胃肠炎:本病初起可有上腹部或脐周疼痛,并伴有呕吐及腹泻,在未出现水样腹泻前应与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鉴别。本病有饮食不当或受凉史,腹部软,触痛遍及全腹,右下腹无肌紧张及固定触痛点。
2.1.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多数病人有溃疡病史,穿孔后突感上腹痛并迅速遍及全腹,全腹压痛,反跳痛,X线检查可示膈下游离气体。而急性阑尾炎如发生腹膜炎多在发病后10多小时以上,且以右下腹腹膜刺激为主,可疑时,右下腹部穿刺,溃疡急性穿孔抽出为胃十二指肠之淡黄液体,可有食物残渣,而阑尾炎则为少量稠厚脓液。
2.1.3.急性胆囊炎:位于肝下之阑尾炎易与本病混淆,二者发病时均可先有上腹痛,后转移至右上腹,并均可出现轻度黄疸。B超检查如能发现胀大胆囊,或X线检查发现右上腹有积气之盲肠,则二者可以鉴别。
2.1.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为腹痛,与急性阑尾炎相似,但很早出现高热,无转移腹痛病史,局部压痛也较广泛,无反跳痛和其他体征,由于病人多为儿童,易于误诊。
2.1.5.Crohn病:本病亦有右下腹痛、发热、腹泻、呕吐及右下腹触痛症状,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常有多次发作史,低热及腹泻是其主要症状,病人一般情况差,有时出现反复发作的肠梗阻症状,腹部触诊范围并不局限于右下腹部,有时可触及肿胀之肠管。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术中如发现阑尾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应延长切口,探查回肠末端。
2.1.6.Meckel憩塞炎:多数美克耳憩室炎有炎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易鉴别。但憩室炎往往无转移性腹痛,局部压痛点也在阑尾点之内侧,多见于儿童,曾有黑便史。在诊断不明确时,应剖腹探查,如发现阑尾病变不能解释其临床表现时,应仔细探查回肠末端,以了解是否为憩室炎。
2.1.7.结核性腹膜炎:病人可有肺或其他部位结核史。平时可有低热、盗汗等结核症状。因腹膜结核多合并有肠结核,并以回盲部结核多见,故急性发作时病人常表现为右下腹痛,腹痛多不剧烈,且呈持续性。如体格检查发现腹部有移动性浊音或右下腹有肿物触及,则应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
2.1.8.大网膜扭转:本病少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扭转二类,后者多见,常因大网膜肿瘤或扭转及粘连所致。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右下腹肌紧张及触痛,常诊为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发病一般缓慢,而触痛位置较阑尾为高,卧位时腹痛可减轻,并可在右下腹稍上触及肿块。
2.1.9.盲肠癌:癌肿慢性或亚急性穿孔时可误诊为急性阑尾周围炎性肿块,但盲肠癌病人常有慢性右下腹部不适及稀便史。急性腹痛前无转移性腹痛,腹痛发作后于下腹多能触及肿块。此外,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如既往有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而出现急性阑尾炎征象者,考虑盲肠癌。
2.1.10.低位机械性小肠梗阻:单纯机械性不完全肠梗阻易与梗阻性阑尾炎相混淆,但肠梗阻右下腹触痛范围不及梗阻性阑尾炎局限,且听诊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而阑尾梗阻引起的单纯性阑尾炎肠鸣音多无改变。X线检查对二者鉴别意义较大,肠梗阻可见肠积气或出现液平面,而单纯性阑尾炎则否。
2.1.11.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本病好发于回肠及空肠,发病急骤,腹痛开始于上腹部或脐部周围,以后局限于病变处,故病变如在回肠,发病时很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初期有高热、脉快、白细胞增高显著等中毒症状,且大多有血便。病变肠管坏死后,除产生广泛的腹膜炎外,并有肠梗阻症状,由于肠管水肿、出血,常可触及病变部有触痛之肿块。病程进展迅速,可出现休克。而急性阑尾炎发生休克者罕见,且无血便。
2.1.12.阑尾炎癌:阑尾炎癌约占全部类癌之半数,有时可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症状。术前不易明确诊断,但术中如发现阑尾症状不显著而阑尾部有小硬结节,或系膜有转移之淋巴结,应考虑为本病。
2.1.13.过敏性紫癜:本病可表现为腹痛,系因肠壁出血形成浆膜下血肿刺激腹膜所致,腹痛及触痛范围广泛,并不一定局限于右下腹,多无腹肌紧张。有时病人可发现皮肤有淤斑及关节肿胀;而且部分病人可出现血便。
2.1.14.急性胰腺炎:本病发病急,腹痛起始于上腹部或上腹偏左。有时渗出液由小网膜孔流至右下腹郎位,应与坏疽性阑尾炎鉴别。但本病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脂肪酶亦增高。腹腔穿刺如抽出血性腹水,其中淀粉酶显著增高,对诊断帮助更大。
2.1.15.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婴幼儿,本病发病急骤,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痛、高热、恶心、呕吐,大都有腹泻,体格检查时全腹有弥漫性触痛,并可有反跳痛。而婴幼儿急性阑尾炎虽可早期出现腹膜炎现象,但病情较轻,早期不发生休克。另外,在中毒性菌痢,粪中有大量脓细胞。
2.2.泌尿系疾病
2.2.1.右侧输尿管结石:本病与成人早期急性阑尾炎有时不易区分,但本病为突发性绞痛,开始即位于右侧腹部,发作时病人躁动不安,伴有胃肠道症状。症状虽重但右下腹部体征轻微,仅有触痛而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但腰部叩击痛明显。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甚至有肉眼血尿。
2.2.2.右侧肾积水或积脓:既往可能有肾积水病史,但如肾积水合并感染或积脓时,可有右侧腹部疼痛并向右下腹或腹股沟放射;较小儿童腹痛可位于脐右旁,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但本病虽有腹痛而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且触痛不局限。最重要者为肾区有叩击痛,并可触及肿大肾脏。
2.2.3.右侧肾周围脓肿:本病如脓液沿腹膜后流到右下腹或髂窝处,应与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鉴别。可同时伴肾脏炎症病变,除右下腹有深触痛外,肾区及右腰部有叩击痛,尿镜检常有脓细胞。X线平片见肾影不清,右腰大肌影像消失,脊柱弯向右侧。
2.3.妇产科疾病
2.3.1.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扭转表现为突发性右下腹痛,扭转后由于血运障碍使囊肿坏死并有血性渗出液刺激腹腔,也可有右下腹膜刺激症状。但本病除腹痛为突发性外,并呈阵发性绞痛,较急性阑尾炎为剧烈,妇科检查可发现盆腔右侧有囊肿,并有触痛。
2.3.2.宫外孕破裂:病人有月经过期史,最多见于过期1~2周。破裂前可有少量阴道流血,破裂时突然发生剧烈右下腹痛,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因血液刺激直肠,可有直肠刺激症状,有排便感而不出现腹泻。因刺激膈肌可由肩部牵扯痛,体格检查下腹有触痛。以患侧为重,但无局限触痛点。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稍大,宫颈变软,患侧有软性触痛之肿物,下腹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血液。如出血量多,可出现休克及贫血。
2.3.3.急性输卵管炎:本病无阑尾炎的转移性腹痛史,开始即为下腹部,早期出现高热及白细胞数升高。而急性阑尾炎穿孔引起的腹膜炎早期体温仅轻度增高,且于腹痛后稍久始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体格检查两侧下腹部均有触痛,较阑尾炎为低,位于耻骨稍上,而阑尾炎引起的腹膜炎以右侧为重。妇科检查阴道穹隆两侧均有明显触痛,并与子宫两侧可触及痛性肿物,推动宫颈时疼痛加重,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2.3.4.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右侧卵巢滤泡破裂因血液刺激腹膜可发生右下腹痛,但腹痛为突发性,开始较重,以后逐渐减轻,体温及脉率多正常。直肠指检前壁有触痛。多发生于月经周期中间。腹腔或后穹隆穿刺抽出血液则有助于诊断。黄体破裂之症状与卵巢滤泡破裂相似,但发生于月经中期以后,常在下次月经开始前2周以内。
2.4.其他
2.4.1.右下叶肺炎及膈胸膜炎:这类疾病前驱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后体温可突然升高,伴有胸痛并因咳嗽及深呼吸而加重,病人于呼吸时可有鼻翼扇动,甚至呼吸困难,叩诊胸部出现浊音,听诊可发现有呼吸音减低、湿性哕音或胸膜摩擦音。这类疾病有时可有右侧腹痛,甚至右下腹牵扯痛,并亦可有轻度触痛及肌紧张,但腹部触痛不局限于麦氏点处,无反跳痛,X线检查如发现右下肺野有阴影或有胸膜炎征象,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4.2.右侧髂窝淋巴结炎及脓肿:本病虽有发热,右髂窝部触痛及腹肌紧张,很像腹膜后阑尾炎,但右下肢不敢伸直的程度比阑尾炎显著。形成髂窝脓肿时,肿块位于腹股沟处,较阑尾脓肿为低。另外,阑尾炎病史较短,发病较急,并有胃肠道症状,而髂窝淋巴结炎或脓肿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无胃肠道症状。
2.4.3.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脓肿:本病在幼儿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本病先有发热。体格检查于腹股沟处有触痛及肿块,脓肿形成时局部有囊性肿物,而右下腹部无或仅有轻度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