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适应症与禁忌
-
正常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2—1.15
-
异常指标:
延长或缩短
-
检查分析:
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或INR超过正常上限为延长。(1)凝血因子Ⅶ缺乏,使外源性凝血途径产生障碍。(2)凝血因子V、X、 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缺乏,使公共凝血途径产生障碍,如肝病、阻塞性黄疸、吸收不良综合征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3)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影响凝血,如凝血因子抗体存在、口服抗凝剂、肝素治疗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力增强,使凝血作用相对减弱,如原发性纤溶亢进症、DIC低凝期等。
2.PT缩短: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时,凝血功能增强,如DIC高凝期、 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等。
-
适宜人群:
PT测定通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出血性疾病的病情观察和出血及手术时应补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2)用于检查肝合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因子Ⅱ、Ⅶ、Ⅹ)是否减少,是维生素K缺乏、肝脏病的一项检查指标;(3)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和人工瓣膜使用者,在应用双香豆素等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的监控项目。
- 不适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