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分类】
1,大脑皮层功能与神物神经功能紊乱
重金属、四乙基铅、一氧化碳、苯、乙醇,有机磷等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发生中毒时,早期可先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表现条件反射消失,内抑制过程改变及位相现象,严重者皮层内发生弥漫性抑制,除条件反射消失或减弱,进一步产生位相现象外,并可发现病理的退行性改变,抑制逐渐向皮层下部扩散,即可发生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出现于神经类型为弱型或不均衡型的患者:强型或均衡型患者则有较强的耐受性。某些病理因素阻断内脏神经传导和两侧腹部交感神经干传导功能,皮层兴奋过程可能加强,抑制过程可能减弱。大脑皮层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如在强烈情绪激动和精神忧郁时所产生的血管收缩功能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现象,均说明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功能的联系。如某些神经毒物中毒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表现。
2,视丘和视丘下部损害
在视丘和视丘下部发生机能障碍,则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显著减弱,后者较为突出,提示下视丘前部在正常条件下能增加大脑皮层的紧张度,并能提高其适应能力,而后部则对大脑皮层发生抑制作用,视丘下部发生机能障碍,并可出现垂体刺激征象,也可引起兴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失调和睡眠性抑制现象。由于下丘脑存在有体温调节中枢,因此,该部发生功能失调或病变时,则体温中枢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四乙基铅慢性中毒可以发生体温降低,某些急性中毒可以发生体温升高。
3,脊髓内各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脊髓内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时,通常表现在血管运动神经、立毛神经的功能障碍和相应皮肤部位的排汗障碍,特别是脊髓的腰段和骶段中各植物神经中枢的障碍,能够引起膀胱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失调。如慢性铅、汞中毒的女性患者,可发生月经失调,流产等现象。
4,延髓植物神经中枢的功能紊乱
当延髓内植物神经中枢出现病理改变,能引起唾液分泌、泪腺分泌、迷走神经所支配的各器官以及血管舒缩等功能发生障碍。如慢性锰、汞中毒的患者,可有流涎增多表现。
5,内脏感觉神经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消化道粘膜感觉和内脏疼痛感觉,属内脏感觉神经系统,内脏产生的冲动,则通过植物神经的传入性交感神经纤维传入脊髓,随即传递到皮肤感觉器的脊髓终末内。由于这种内脏反射的存在,在某些内脏疾病时,可以发现一些位置大致确定的皮肤痛觉增强区域。疼痛感觉出现时,可伴有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如血压增高、心动过速等。这表明血液内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表现。如急性铅中毒患者常伴有血压增高。
6,器官与植物神经中枢联系障碍
各器官与植物神经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中断,可使机体失去调节内在环境和对外界条件适应的能力。刺激间脑个别部位,也可引起体温调节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的障碍及体减的代谢障碍。第四晌室底不同部位受到刺激,并可发生呼吸变化,当刺激交感神经可致心率增快,抑制副交感神经,则可引起心率减慢,刺激或抑制其他内脏植物神经,也均可引起功能失调。如慢性四乙基铅中毒引起的心动过缓,即系器官与植物神经中枢的联系发生障碍所致。
【发病机理】
1.植物神经皮层中枢病变的发病机理
由于皮层和内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又由于植物神经皮层中枢的位置在相应的躯体功能区附近或与之重叠,且在皮层运动区及运动前区有散在的植物神经代表区。以上部位受到刺激或发生病变,即可引起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生理效应是通过神经冲动(信息)的传递而产生的。神经传递过程及神经介质,以及内分泌腺等功能障碍,即可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层影响下的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在维持机体的完整性和协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下丘脑机能障碍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下丘脑控制机体各种代谢活动,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垂体一内分泌系统、体温调节、水及电解质的调节、情感的表达、睡眠调节等功能有关,因此下丘脑是机体内环境调节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有关神经内分泌的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特别是边缘系统的眶回、海马回等均与下丘脑有密切关系。下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机能异常,也可发生间脑病变。刺激下丘脑后部除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外,并可出现瞳孔散大、肠蠕动抑制、立毛、颤抖。如局部发生病理性损害,则可出现嗜睡、昏沉、体温降低。当刺激下丘脑前部与中部时,发生心动过缓、肠蠕动增加,出汗,皮肤血管扩张、呼吸急促,局部损害严重时体温调节作用丧失。视前区受损则出现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丘脑并与觉醒防御、碳水化合物代谢、食物吸收等功能有关。
3,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交感神经的功能,包括传递内脏的痛觉、胀感和压迫感,由于交感神经节广泛散布于许多节段,而节后纤维及各种神经丛间又广泛联系,故交感神经神经丛的冲动常引起弥散的、无明确定位的功能作用。内脏的疼痛可以引起体表的反应和牵涉痛的发生。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交感神经末梢神经介质交感素(即肾上腺素)的分泌,故亦有肾上腺素能之称。交感神经兴奋,即可引起所支配器官的弥漫性功能紧张性增高。职业性慢性中毒的患者。常可发生以上神经功能障碍的各种临床表现。
副交感神经具有相对的专一性,剐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副交感神经末梢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分泌,故副交感神经也是乙酰胆碱能神经的一部分。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可引起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加,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增加,以增进吸收功能,膀胱与直肠收缩,以促进废物的排除。因此副交感神经可抑制机体的耗损,与交感神经起相拮抗作用。
上述皮层、下丘脑、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等植物神经中枢或周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介质分泌不平衡,均可出现一系列相应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神经冲动的传递与神经介质,早年研究认为脑血管床内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支配的神经纤维。它们有各自的特殊的受体。近代有入应用单胺组织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Monoa-mine histofluorescenc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技术研究表明围绕动、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含有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神经介质,通过实验并观察到在血管周围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有血管舒缩反应。神经信息是需要通过神经介质由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神经介质通过突触间歇到达突触后膜后,即可与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每一种神经介质都有各自特异性受体,只有与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神经介质由突触前末梢中的囊胞释放,被突触前膜和后膜摄取,从而降低突触间歇中神经介质的浓度,每次释放的神经介质在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其作用迅速终止,以便保证突触传递信息的灵活性。
几种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神经介质:有乙酰胆碱神经介质,乙酰胆碱作为神经介质的突触中有乙酰胆碱酯酶,并具有很高的活性: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神经介质:5一羟色胺及肽美物质等,透过突触前膜摄取进入膜浆的介质,一部分被酶分解破坏。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的介质与各自的受体结合后,通常可以引起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感受与效应器官的生理效应,但近年来发现有些可与某种神经介质的受体结合后,却不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因此这种物质可以减少或抑制介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介质的作用,所以称为受体阻断剂:而能与受体相结合又能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的化合物,称之为受体激动剂。
根据受体对各种激动剂和阻断剂的不同敏感性,可将同一种类受体分成不同的亚型。例如分布在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可为毒蕈碱所激动,并可被阿托品所阻断:而分布在骨骼肌上的受体可为菸碱所激动,并被箭毒所阻断。所以前者称为乙酰胆碱毒蕈碱样受体(M受体),后者称为菸碱样受体(N受体)。肾上腺素受体也可分为α和β两大类,并可分成α1和α2及βl和β2.几乎每一种受体都有几种不同的亚型,神经介质与不同亚型的受体相结合,就可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甚至完全相反的作用。且不同亚型的受体在脑内的分布也不同,这样,使同一介质在机体内的功能显得十分复杂。
1.乙酰胆碱中枢神经递质
在外组织中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某些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因此,如抑制胆碱酪酶活性的化合物有机磷中毒时,则体内的乙酰胆碱蓄积,从而产生以乙酰胆碱为传导介质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吐一受体激动剂,作用于α一受体,乙酰胆碱作用于毒蕈型胆碱能受体,二者均能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宁可促使中枢或周围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毒簟碱型胆碱能受体的拮抗剂阿托品能促进释放儿茶酚胺。胆碱能神经末梢也有儿茶酚胺受体的存在,故儿茶酚胺也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这些介质的含量如有失调,即会影响它们相互制约的作用。胆碱能神经纤维在中枢分布也很广,从脊髓到皮层各个脑区几乎都有胆碱能神经纤维,与摄食、体温、血压、学习及记忆力等均有密切关系。
2,去甲肾上腺素
在中枢内主要集中于延脑和桥脑,由此向上发出纤维到丘脑下部、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脑区,向下到脊髓。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有密切联系,也与体温调节、疼痛以及镇痛有密切关系。
3,5-羟色胺
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含量较多,去甲肾上腺素在体温中枢内含量也较多,二者动态如不平衡,则可出现体温的波动,如四乙基铅中毒患者可以出现体温降低,也可出现血压和心率的变化。5~羟色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近年来有人报道Ca2+的拮抗剂能解除5一羟色胺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可能是5一羟色胺有加强膜对Ca2+的通透性,再通过Ca2+发挥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下丘脑内所含5一羟色胺的增减,以及与去甲肾上腺素之内平衡失调等病理生理改变,即可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神经系统中某些肽类物质
有可能发挥神经介质的作用,也可能对加强或减弱其他神经介质的生理效应起着调节作用。某些神经肽也与心血管活动、垂体内分泌、体温、运动、消化等方面的调节有密切关系。脑肠肽包括的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等:能使肠道平滑肌收缩,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与痛觉纤维有关。不同纯度的P物质,所产生的效应不一定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不但植物神经中抠和周围神经发生机能障碍或严重病变时,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某类神经介质的增多或减少,也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