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怎么治疗最快?这些方法要知晓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民间俗称“蛇缠腰”“缠腰龙”等。患病后,患者不仅要承受皮肤上成簇水疱、疼痛等症状带来的痛苦,还可能面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困扰。因此,很多患者都希望能找到最快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本文将从带状疱疹的病因、症状入手,详细介绍多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了解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
一、认识带状疱疹(一)病因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初次感染时引发水痘,部分患者感染后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因劳累、感染、患有其他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二)症状
1. 前驱症状:在出疹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 - 3天,也有患者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2. 皮疹表现: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皮疹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最初表现为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3. 神经痛: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老年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神经痛仍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二、快速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一)抗病毒治疗
1. 原理: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扩散,减少神经损伤,对于快速治疗带状疱疹至关重要。
2. 常用药物
- 阿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药物之一,口服阿昔洛韦可缩短病程,减轻疼痛。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次 0.8g,每日 5 次,疗程 7 - 10 天。病情严重者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按体重一次 5 - 10mg/kg,每 8 小时 1 次,共 7 - 10 天。
- 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在体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生物利用度高,用药更方便。一般成人剂量为每次 1.0g,每日 3 次,疗程 7 天。
- 泛昔洛韦:口服吸收良好,在体内转化为喷昔洛韦发挥抗病毒作用。成人剂量为每次 0.5g,每日 3 次,疗程 7 天。
3. 用药时机: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较好在发疹后 24 - 72 小时内开始使用,以获得较佳疗效。对于超过 72 小时才就诊的患者,抗病毒治疗仍可能有一定的益处。
(二)止痛治疗
1. 药物治疗
-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布洛芬每次 0.3 - 0.6g,每日 3 - 4 次;对乙酰氨基酚每次 0.3 - 1.0g,每日 3 - 4 次。
- 阿片类药物:对于中至重度疼痛,可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但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开始剂量为每晚 10mg,逐渐增加剂量,较大剂量不超过 150mg/日。
- 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用于治疗神经痛。加巴喷丁开始剂量为每日 300mg,分 3 次服用,可根据疼痛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较大剂量不超过 1800mg/日;普瑞巴林起始剂量为每次 75mg,每日 2 次,可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较大剂量为每日 600mg。
2. 物理治疗
-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促进皮疹干涸结痂,缓解疼痛。一般采用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每周 2 - 3 次。
-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可采用红外线灯照射患处,每次 20 - 30 分钟,每日 1 - 2 次。
(三)糖皮质激素治疗
1. 原理: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在带状疱疹早期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减轻神经水肿,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2. 使用方法:一般在发病早期(7 天内)联合抗病毒药物使用,可口服泼尼松,初始剂量为每日 10 - 60mg,疗程 7 - 10 天,然后逐渐减量停药。但糖皮质激素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扩散、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因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有严重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四)营养神经治疗
1. 原理:带状疱疹病毒会侵犯神经,导致神经损伤,营养神经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神经痛症状,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2. 常用药物
- 维生素 B1:参与神经组织中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成人剂量为每次 10 - 30mg,每日 3 次。
- 维生素 B12: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修复。常用剂型有甲钴胺,成人剂量为每次 0.5mg,每日 3 次。
(五)局部治疗
1. 外用药物
- 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将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患处,每日 3 - 4 次。
- 阿昔洛韦乳膏: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将阿昔洛韦乳膏涂于患处,每 2 小时 1 次。
- 喷昔洛韦乳膏:与阿昔洛韦乳膏作用相似,也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外用,每日 4 - 5 次。
2. 湿敷:对于水疱未破的患者,可用 3%硼酸溶液湿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日 2 - 3 次,可减轻局部红肿和渗出。对于水疱已破的患者,可使用 0.5%新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继发感染。
三、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一)中医治疗
1.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主。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此外,一些中成药如六神丸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将六神丸研末后用醋或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 2 - 3 次。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常用穴位有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等。针刺手法根据病情虚实而定,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此外,还可配合艾灸、拔罐等疗法,增强治疗效果。
(二)心理治疗
带状疱疹患者由于疼痛、皮疹等症状,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心理治疗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患者也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一)休息与饮食
1. 休息: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卧床休息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搔抓患处,防止水疱破裂继发感染。
2. 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同时,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二)皮肤护理
1.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燥。
2. 避免搔抓:搔抓会导致水疱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会留下疤痕。患者可剪短指甲,必要时可戴手套防止搔抓。
(三)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皮疹的变化、疼痛的程度以及体温等全身症状。如果皮疹持续增多、疼痛加剧、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带状疱疹的复发1.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带状疱疹的复发。此外,对于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2.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劳累、感染、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结论带状疱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局部治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饮食和皮肤护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出现带状疱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