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的坐姿和睡姿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了解颈椎病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病的各种症状,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
颈椎病的概述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从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的常见症状颈部症状
- 颈部疼痛:这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钝痛或酸痛。早期疼痛可能较轻,多为间歇性发作,在颈部过度劳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低头看手机、电脑)后症状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后方,有时可放射至肩部和上肢。
- 颈部僵硬:患者常感觉颈部活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像被固定住一样。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后,症状更为明显。活动颈部时,可能会出现“咯咯”的响声,这是由于颈椎关节摩擦或小关节紊乱引起的。颈部僵硬会限制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如转头、低头、仰头的幅度变小。
- 颈部肌肉紧张:可触摸到颈部肌肉明显紧张,呈条索状或硬结状。肌肉紧张不仅会加重颈部的疼痛和僵硬感,还会影响颈部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
上肢症状
- 上肢放射性疼痛:当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时,可引起上肢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从颈部开始,沿着上肢的外侧或内侧向下放射至肩部、肘部、手腕甚至手指。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轻微的隐痛,也可为剧烈的刺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 上肢麻木:患者常感觉上肢有麻木感,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感觉减退。麻木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的分布区域有关,常见于拇指、食指、中指或无名指。随着病情的进展,麻木感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拿筷子、系扣子等。
- 上肢无力: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肢无力的症状,表现为握力下降、持物不稳。在拿起重物时,明显感觉力量不如以前,容易掉落物品。上肢无力可能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支配而引起的。
头部症状
- 头痛:颈椎病引起的头痛较为常见,多为单侧或双侧头痛,疼痛部位可在枕部、顶部或颞部。头痛的性质可为搏动性疼痛、胀痛或刺痛,有时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痛的发作与颈部的姿势和活动有关,如颈部转动时头痛可能会加重。其原因主要是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者刺激颈部的神经引起头部血管痉挛。
- 头晕:患者常感觉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的情况。头晕症状可在颈部活动时突然发作,尤其是在颈部旋转或过伸时。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减少,引起内耳和脑部的平衡功能失调。此外,头晕还可能伴有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眼部症状
- 视力下降:部分颈椎病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可能会影响椎动脉的供血,导致眼部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视网膜的功能。此外,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也可能会影响眼部的神经调节,导致视力异常。
- 眼痛、眼胀:患者可感觉眼睛疼痛、发胀,有异物感。这种症状在长时间用眼或颈部姿势不良时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眼部的不适可能与颈部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眼部血管收缩和肌肉紧张,导致眼痛、眼胀等症状。
心血管症状
- 心悸:患者常感觉心跳加快、心慌,如同做了剧烈运动一样。心悸症状可在颈部活动、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作,持续时间不等。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 胸闷: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呼吸不畅。胸闷症状可能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颈椎病变导致胸廓出口综合征,影响了胸部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其他症状
- 吞咽困难:少数颈椎病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吞咽食物时有梗阻感,尤其是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压迫食管,导致食管狭窄,从而影响食物的通过。吞咽困难的程度一般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加重。
- 血压异常:颈椎病还可能引起血压异常,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压波动与颈部的姿势和活动有关,当颈部姿势改变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可引起血压的变化。这种血压异常在颈椎病得到有效治疗后,往往可以得到改善。
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症状特点神经根型颈椎病
- 此型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为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和无力。疼痛和麻木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的节段有关,如C5神经根受压可出现肩部和上臂外侧的疼痛和麻木;C6神经根受压可出现拇指和食指的麻木;C7神经根受压可出现中指的麻木;C8神经根受压可出现无名指和小指的麻木。患者的颈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向患侧转头时症状加重。
脊髓型颈椎病
- 这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主要症状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患者在行走时感觉双脚不听使唤,步态蹒跚,容易摔倒。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上肢精细动作障碍,如书写困难、系扣子困难等。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便秘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 症状较为复杂,可出现头部症状(如头痛、头晕)、眼部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眼胀)、心血管症状(如心悸、胸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往往与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有关,且症状的发作和缓解与颈部的姿势和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椎动脉型颈椎病
- 主要症状为头晕、眩晕,尤其在颈部旋转或过伸时发作。头晕症状较为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猝倒的情况,即在行走或站立时,突然因头晕而摔倒,但意识清楚,可自行站起。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脑部供血突然减少引起的。
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且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来明确诊断。同时,需要与肩周炎、腕管综合征、高血压病、梅尼埃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以肩部为主,可放射至上肢,但一般无颈部症状。而颈椎病引起的肩部疼痛通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且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更为明显。
- 腕管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手部麻木、疼痛,以拇指、食指、中指为主,夜间症状加重。与颈椎病引起的手部麻木不同,腕管综合征一般无颈部和上肢其他部位的症状,且通过肌电图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但颈椎病引起的血压异常往往与颈部的姿势和活动有关,且在颈椎病得到治疗后血压可有所改善。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监测血压变化及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等可进行鉴别。
- 梅尼埃病: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相似。但梅尼埃病的头晕症状多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20分钟,且无颈部症状。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晕与颈部活动有关,通过颈椎影像学检查和耳部相关检查可进行鉴别。
症状的预防与治疗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姿时,要使颈部保持正直,眼睛平视电脑屏幕,双肩自然下垂,腰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活动颈部。
- 加强颈部锻炼:可进行一些简单的颈部锻炼,如颈部伸展运动、旋转运动、米字操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幅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 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和硬度要适中,一般以8 - 12厘米为宜。枕头应能支撑颈部的生理曲线,使颈部在睡眠时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以免加重颈部的负担。
- 避免颈部外伤:在进行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时,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受到外伤。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要注意避免碰撞;在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急刹车时颈部受到损伤。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对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是优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营养神经,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针灸、理疗等,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僵硬感。牵引治疗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出现明显的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或脊髓的压迫,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手术方法包括前路手术、后路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
结论颈椎病的症状复杂多样,涉及颈部、上肢、头部、眼部、心血管等多个系统。了解颈椎病的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加强颈部保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