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吃什么药效果好?这些药物选择要知道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等,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的倾向。颈椎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症状,如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头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药物治疗是颈椎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用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那么,颈椎病吃什么药效果好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二、颈椎病的概述(一)定义与分类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累,呈现相应的临床者。临床上一般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在药物治疗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
(二)症状表现
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和麻木的范围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域一致。患者可能会感觉从颈部向肩部、上肢甚至手指放射的刺痛、电击样疼痛,同时伴有上肢无力,精细动作困难等症状。
2.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沉重,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肢麻木、无力,双手精细动作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较为复杂,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不稳定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
4.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等,眩晕一般在头部转动时发作,严重者可出现猝倒,但意识清楚。
5. 混合型颈椎病: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颈椎病的症状。
三、治疗颈椎病的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1. 作用机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前列腺素是一种参与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的物质,NSAIDs抑制其合成后,能够减轻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
2. 常用药物举例及特点
- 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其优点是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一般每次用量为0.3 - 0.6克,每日3 - 4次。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但症状通常较轻微。
- 双氯芬酸钠:抗炎、镇痛作用较强,能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其剂型多样,有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等。口服制剂一般每次用量为25 - 50毫克,每日3次。外用制剂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涂抹于疼痛部位,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减少了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塞来昔布:是一种选择性COX - 2抑制剂,与传统的NSAIDs相比,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它主要通过抑制COX - 2的活性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一般每次用量为200毫克,每日1 - 2次。
(二)肌肉松弛剂
1. 作用机制
颈椎病患者常常伴有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肌肉松弛剂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疼痛,同时有助于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
2. 常用药物举例及特点
- 氯唑沙宗: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阻断脊髓内中间神经元的冲动传导,使肌肉松弛。它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扭伤、挫伤以及运动后肌肉酸痛等。一般每次用量为0.2 - 0.4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头晕、嗜睡等,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 乙哌立松:不仅能抑制脊髓反射,还能作用于γ - 运动神经元,抑制肌梭的敏感性,从而缓解肌肉紧张。它还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肌肉的缺血、缺氧状态。一般每次用量为50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可能包括乏力、头晕、口干等。
(三)神经营养药物
1. 作用机制
当颈椎病累及神经根或脊髓时,会导致神经损伤,神经营养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的功能。它们能够为神经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和修复。
2. 常用药物举例及特点
- 维生素B12: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和维持神经纤维的正常功能。它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常用的剂型有甲钴胺,它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一般每次用量为0.5毫克,每日3次。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症状。
- 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存活,对受损神经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但神经生长因子一般需要通过注射给药,使用相对不方便,且价格较高。目前主要用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神经损伤患者。
(四)活血化瘀类中药
1. 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与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阻滞,改善颈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还具有抗炎、消肿、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2. 常用药物举例及特点
- 颈复康颗粒:由羌活、川芎、葛根、秦艽、威灵仙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颈椎病,症见头晕、颈项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等。一般每次用量为1 - 2袋,每日2次。孕妇忌服,消化道溃疡、肾性高血压患者慎服。
- 活血止痛胶囊:主要成分有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等,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对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一般每次用量为4粒,每日3次。孕妇及六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四、不同类型颈椎病的药物选择(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减轻神经根水肿和营养神经为主。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选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2.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上肢麻木症状。
3. 肌肉松弛剂:当伴有颈部肌肉紧张时,可使用氯唑沙宗或乙哌立松,缓解肌肉痉挛。
4. 脱水剂:在神经根水肿较为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神经根的水肿,缓解疼痛。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药物治疗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改善神经功能和缓解症状。
1. 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等,促进脊髓神经的修复。
2.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丹参注射液、前列地尔等,改善脊髓的血液循环,减轻脊髓的缺血、缺氧状态。丹参注射液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每次用量为10 - 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 500毫升中,每日1次。前列地尔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用量为10 - 20微克,每日1次。
3.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减轻脊髓的炎症和水肿。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地塞米松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每次用量为5 - 10毫克,每日1 - 2次。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1.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如谷维素,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一般每次用量为10 - 30毫克,每日3次。
2. 非甾体类抗炎药:当伴有颈部疼痛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
3. 镇静安神药物:对于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安神药物,如艾司唑仑等。但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成瘾。艾司唑仑一般每次用量为1 - 2毫克,睡前服用。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药物治疗以改善椎动脉供血、缓解眩晕为主。
1. 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能扩张椎动脉,增加椎动脉的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缓解眩晕症状。尼莫地平一般每次用量为20 - 40毫克,每日3次。氟桂利嗪一般每次用量为5 - 10毫克,每晚睡前服用。
2. 抗晕止吐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在眩晕发作时,可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苯海拉明一般每次用量为25 - 50毫克,每日3 - 4次。异丙嗪一般每次用量为12.5 - 25毫克,每日2 - 3次。
五、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一)遵循医嘱用药
颈椎病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问题。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三)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治疗颈椎病,以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增加。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抗凝药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糖皮质激素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时,可能会导致低钾血症。因此,患者在联合用药时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四)用药疗程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患者应坚持按疗程用药,不要症状稍有缓解就停药。一般来说,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疗程为2 - 4周,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疗程可能较长,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的用药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而定。
六、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一)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理疗等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理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药物治疗,能够更快地缓解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二)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解除神经或脊髓的压迫,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在手术前后,药物治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使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使用药物可以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七、结论颈椎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和活血化瘀类中药等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药物治疗还可以与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