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一定要警惕!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已经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它通过燃烧艾草产生温热刺激,激发经气活动,从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诸多功效,在缓解疼痛、改善虚寒症状、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表现出色,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艾灸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某些特定人群来说,艾灸不仅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反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加重病情。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哪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阴虚内热体质者阴虚内热体质主要是指人体阴液亏虚,水不制火,虚热内生的一种体质状态。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手心、两足心发热及自觉心胸烦热)、潮热盗汗(午后或夜间发热、出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艾灸是一种温热性的疗法,其温热之性会进一步耗伤阴液,使阴虚的情况更加严重,内热也会随之加剧。就好比一个原本就缺水的池塘,艾灸的温热就像烈日暴晒,会让池塘里的水更少。比如,一位阴虚内热体质的患者,本身就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若进行艾灸后,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鼻出血等上火症状,还可能导致失眠加重、情绪更加烦躁不安。因此,阴虚内热体质者应避免艾灸。
高热患者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的一种症状,通常是由于外感邪气(如病毒、细菌感染)、内伤杂病等原因引起的机体正邪交争的病理反应。当人体处于高热状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速,体温调节中枢处于应激状态。
此时进行艾灸,艾灸的温热刺激会使体温进一步升高,加重身体的发热症状,增加身体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惊厥、抽搐等严重后果。例如,一个因流感引起高热的患者,体温已经达到39.5℃,如果此时进行艾灸,就如同在火上浇油,会让体温迅速上升到更高水平,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高热患者在体温未恢复正常之前,不能进行艾灸。
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当血压不稳定时,患者的血管壁承受的压力波动较大,血管的弹性和调节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艾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
在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或波动加剧,增加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比如,一位高血压患者近期血压波动较大,收缩压时而高达180mmHg,时而又降至130mmHg,若此时进行艾灸,可能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到危险水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血压不稳定时,应暂停艾灸,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进行。
孕妇孕妇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艾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孕期进行艾灸,尤其是艾灸腹部、腰骶部等部位,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例如,在怀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定,艾灸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使胚胎与子宫壁分离,从而引起流产;在怀孕晚期,过度的刺激可能会引发早产。此外,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气味也可能会让孕妇感到不适,影响孕妇的情绪和胎儿的健康。所以,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孕妇应避免艾灸。
皮肤过敏或破损者皮肤过敏是指皮肤接触某些过敏原后,出现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皮肤破损则是指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如擦伤、割伤、烧伤等。当皮肤处于过敏或破损状态时,其屏障功能已经受损。
艾灸时产生的温热刺激和艾烟可能会对过敏或破损的皮肤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延缓皮肤的愈合过程。比如,一个皮肤过敏患者,面部出现了大片的红斑、丘疹,伴有瘙痒症状,若在过敏部位进行艾灸,会使瘙痒加剧,红斑范围扩大,甚至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对于皮肤破损者,艾灸的温热和烟雾可能会引起伤口疼痛、感染,影响伤口的愈合。因此,皮肤过敏或破损者应等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考虑艾灸。
处于经期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月经量会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月经量过多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艾灸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在经期月经量过多的情况下进行艾灸,会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使月经量更加增多,导致失血过多,可能会引起贫血等问题。例如,一位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原本经期出血量就较大,若在经期进行艾灸,可能会出现月经淋漓不尽、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所以,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在经期应避免艾灸,可在月经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艾灸调理。
醉酒者醉酒是指因饮酒过量,酒精在体内蓄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状态。醉酒后,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处于一种应激和失衡状态,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艾灸的温热刺激会加速血液循环,使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加快,同时也会加重心脏和肝脏的负担。醉酒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进行艾灸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酒精中毒症状加重。例如,一个醉酒者,本身就已经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若进行艾灸,可能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摔倒受伤,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因此,醉酒者在酒醒、身体恢复正常之前,不宜进行艾灸。
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身体处于一个较为虚弱的状态,手术部位的组织需要时间来修复和愈合,身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正常功能。艾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
在手术后早期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手术创口出血、水肿,影响创口的愈合。同时,患者身体虚弱,难以承受艾灸的刺激,还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如头晕、乏力等。比如,一位刚做完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创口还未愈合,若此时进行艾灸,可能会使创口周围的血管扩张,导致创口出血,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待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是否适合艾灸。
总之,艾灸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进行艾灸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判断是否属于上述不适合艾灸的人群。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确定,或者有其他健康问题,较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和保健。同时,在艾灸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及时就医。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艾灸,避免因盲目艾灸而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让艾灸这一传统中医疗法更好地发挥其保健和治疗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