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气血双补小偏方,让你气血充盈焕活力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充足则身体健康、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而气血不足则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疲倦乏力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偏方来达到气血双补的效果。这些小偏方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制作简单,非常适合家庭自我调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气血双补小偏方。
饮食类小偏方红枣桂圆粥
红枣和桂圆都是经典的补血食材,二者搭配煮成粥,既能补血又能补气。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桂圆味甘,性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材料:红枣 10 - 15 颗,桂圆 10 - 15 粒,大米 100 克,适量的水。 做法:1. 将红枣洗净,去核;桂圆去壳;大米淘洗干净。
2. 把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左右。
3. 加入红枣和桂圆,继续煮 20 - 30 分钟,直到大米煮烂,粥变得浓稠。
功效:此粥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对于女性经期后气血亏损也有很好的调养效果。 注意事项:红枣和桂圆都比较滋腻,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食用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 20 克,生姜 30 克,羊肉 500 克,料酒、食盐、葱等适量。 做法:1. 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2. 当归、生姜洗净,生姜切片。
3. 把羊肉、当归、生姜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料酒、葱,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炖煮 1.5 - 2 小时,直到羊肉熟烂,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汤具有补血活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血虚有寒、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等症。尤其适合冬季食用,既能温暖身体,又能补养气血。 注意事项:羊肉性温热,热盛或湿热内蕴者不宜食用。感冒发热期间也应暂停食用。黑芝麻核桃糊
黑芝麻和核桃都是营养丰富的食材,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核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二者搭配制成糊,既能补气血,又能乌发养颜。
材料:黑芝麻 50 克,核桃 50 克,糯米粉 50 克,白糖适量。 做法:1. 将黑芝麻、核桃洗净,晾干,放入锅中炒熟,晾凉后用料理机打成粉末。
2. 糯米粉放入锅中,小火炒熟至颜色微微发黄。
3. 将炒好的黑芝麻核桃粉和糯米粉混合均匀。
4. 取适量的混合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用开水冲调,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此糊具有补肝肾、益气血、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的人群食用。 注意事项:黑芝麻和核桃的油脂含量较高,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不宜食用。 茶饮类小偏方黄芪当归茶
黄芪是补气的要药,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当归是补血的圣药,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者搭配泡茶,气血双补效果显著。
材料:黄芪 15 克,当归 5 克。 做法:1. 将黄芪和当归洗净,放入茶壶中。
2. 用开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该茶具有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尤其适合气虚血瘀型的人群,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患者也可适量饮用。 注意事项:黄芪性温,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饮用期间如出现上火症状,应暂停饮用。玫瑰红枣茶
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红枣能补血安神。二者搭配泡茶,既能补气血,又能调节情绪。
材料:玫瑰花 5 - 6 朵,红枣 5 - 6 颗,适量的冰糖。 做法:1. 将玫瑰花和红枣洗净,红枣去核。
2. 把玫瑰花和红枣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冰糖。
3. 用开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此茶具有疏肝理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女性饮用。对于经期情绪不佳、气血不畅引起的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注意事项:玫瑰花有活血作用,孕妇不宜饮用。 中药类小偏方八珍汤
八珍汤是中医经典的气血双补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八味中药组成。
材料:人参 6 克(或党参 15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0 克,甘草 5 克,当归 10 克,川芎 6 克,白芍 10 克,熟地黄 10 克。 做法:1. 将上述中药洗净,放入砂锅中。
2. 加入适量的水,浸泡 30 分钟左右。
3.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 30 - 40 分钟,取汁。
4. 药渣再加入适量的水,煎煮 20 - 30 分钟,取汁。
5. 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均匀,分两次服用。
功效:该方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证,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等。常用于病后虚弱、贫血等属气血两虚者。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消化不良、腹胀便溏者不宜服用。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十全大补丸
它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入黄芪和肉桂而成,增强了温补气血的作用。
材料: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 做法:现在多为中成药,可直接购买丸剂按照说明书服用。 功效:能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 注意事项:内有实热、阴虚火旺者忌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藜芦、赤石脂或其制剂。 按摩类小偏方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 5 - 10 分钟,每分钟按压 100 - 120 次,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可按摩 1 - 2 次。 功效: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增强气血生成。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注意事项: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皮肤破损、感染处不宜按摩。按摩血海穴
血海穴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能。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压血海穴,每次按压 3 - 5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可按摩 2 - 3 次。 功效:按摩血海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气血运行,对于血虚、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苍白等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按摩时手法要轻柔。 运动类小偏方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健身功法,动作简单易学,具有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
功法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练习方法:按照八段锦的标准动作进行练习,每个动作重复 4 - 8 次。每天练习 1 - 2 遍。 功效: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 注意事项:练习前应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运动损伤。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配合,动作要规范。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
特点: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练习方法:可以选择简化太极拳进行练习,每天练习 1 - 2 次,每次练习 20 - 30 分钟。 功效: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注意事项:练习太极拳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逐渐掌握动作要领。练习时要选择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 总结气血双补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上述介绍的饮食、茶饮、中药、按摩和运动等小偏方,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地进行气血调养。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用的方法也可能有所差异。在使用这些小偏方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等,对于气血双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些小偏方,拥有充足的气血,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