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个简单退烧方法,轻松应对发热困扰
发热,是我们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种常见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身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腋窝温度为 36℃ - 37℃。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时,就被认为是发热。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例如,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肺炎则可能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肺部导致的,除了发热,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表现。
非感染性因素也可能引发发热。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发热;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会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此外,中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也可能使体温升高。
发热对身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适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白细胞的活性,有助于身体对抗病原体。然而,高热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甚至导致惊厥、昏迷等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发热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简单退烧方法之物理降温 (一)温水擦浴温水擦浴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准备一盆 32℃ - 34℃的温水,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可能无法起到降温作用,过低则可能引起患者寒战,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用毛巾浸湿后拧至半干,依次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通过擦拭可以增加皮肤的散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擦拭额头时,轻轻敷在额头上片刻,能帮助降低头部温度,缓解头痛症状;颈部两侧有颈动脉,擦拭此处可促进血液循环散热;腋窝和腹股沟分别有腋动脉和股动脉,擦拭这些部位能加快热量散发;腘窝处有腘动脉,也是散热的重要部位。
每个部位擦拭 3 - 5 分钟,整个擦浴过程大约持续 15 - 20 分钟。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擦浴。
(二)冰袋冷敷冰袋冷敷也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可以去药店购买专门的冰袋,也可以用塑料袋自制冰袋。将冰块装入塑料袋中,加入适量的水,排出空气后扎紧袋口。
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放在额头能降低头部温度,减轻头痛和头晕症状;颈部冷敷可缓解颈部血管扩张带来的不适;腋窝和腹股沟的冷敷能加速散热。
需要注意的是,冰袋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每隔 15 - 20 分钟更换一次冰袋,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如果出现苍白、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三)贴退热贴退热贴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物理降温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凝胶,通过凝胶内水分的汽化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将退热贴贴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等部位。贴在额头能有效降低头部温度,缓解发热引起的头痛和烦躁不安;太阳穴部位的贴敷也有助于减轻头部不适。
退热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可以持续发挥降温作用数小时。一般每 4 - 6 小时更换一次退热贴,如果退热贴变干或失去粘性,应及时更换。
三、简单退烧方法之中医方法 (一)按摩穴位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退烧的目的。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
1.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大椎穴具有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的作用。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按压大椎穴,每次按压 100 - 200 下,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也可以用手掌在大椎穴处进行揉擦,使局部产生温热感。
2. 曲池穴: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按摩曲池穴能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用拇指按揉曲池穴,每次按揉 1 - 2 分钟,两侧穴位交替进行。
3.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的功效。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 1 - 2 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二)饮用中药茶一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作用,可以制作成中药茶来帮助退烧。
1. 金银花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取金银花 10 - 15 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金银花茶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 薄荷茶:薄荷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将薄荷 5 - 10 克洗净,用开水浸泡 5 - 10 分钟后饮用。薄荷茶有清凉解表的作用,能帮助散热,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
3. 柴胡茶: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的作用。取柴胡 10 克,加水煎煮 15 - 20 分钟后饮用。柴胡茶对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可辅助退烧。
四、简单退烧方法之饮食调理 (一)补充水分发热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导致水分大量流失。因此,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以让患者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出汗丢失的盐分。此外,还可以饮用鲜榨的果汁,如橙汁、苹果汁等,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二)清淡饮食发热期间,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减弱,消化能力下降。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选择米粥、面条、馄饨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三)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可以选择如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苹果、香蕉等蔬菜水果。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转化为维生素 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西红柿富含维生素 C,具有抗氧化作用;苹果和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补充身体因出汗丢失的电解质。
五、何时需要就医虽然上述简单退烧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体温,但有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体温持续不退或升高:如果经过物理降温、服用退烧药等处理后,体温持续 3 天以上不退,或者体温持续升高,超过 38.5℃甚至达到 39℃以上,应及时就医。
2. 伴有严重症状: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3. 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人群,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
六、总结发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掌握一些简单的退烧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贴退热贴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中医方法如按摩穴位、饮用中药茶也能起到辅助退烧的作用;饮食调理则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然而,当出现体温持续不退、伴有严重症状或特殊人群发热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希望大家都能正确应对发热,保持身体健康。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发热疾病常识 更多>
- 六种退烧最好方法,助你快速缓解发热症状2025/10/09
- 教你一个简单退烧方法,轻松应对发热困扰2025/10/06
- 细菌感染发热的四大特点解析2025/10/04
- 发烧后不建议立即去发热门诊,这些情况你要了..2025/10/04
- 儿童发热怎么办?这些快速降温方法要知道2025/10/02
- 连续发热38度三天:原因、危害与应对措施2025/10/02
- 钟南山提醒:感染者发热超3天要小心2025/10/01
- 38度发热不能超过几个小时?了解这些很重要2025/09/30
- 发热时用热毛巾还是冷毛巾,一文为你讲清2025/09/30
- 婴儿第一次发烧叫什么?全面解析婴儿首次发热..202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