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吃的三种药,你了解吗?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治疗药物中,有三种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服用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种药物。
一、阿司匹林(一)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它主要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冠状动脉血管壁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黏附、聚集在受损部位,形成血栓,从而进一步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严重后果。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 - 1(COX - 1)的活性,减少血栓素 A2(TXA2)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临床应用
1. 一级预防:对于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以降低首次发生冠心病事件的风险。
2. 二级预防:对于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阿司匹林是二级预防的基石药物之一。无论患者是否接受了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复发,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3.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 300mg,以快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为了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建议患者在饭后服用阿司匹林,或者选择肠溶制剂。
2. 出血风险:由于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因此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是否有出血倾向,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会对阿司匹林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4. 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二、他汀类药物(一)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调脂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 - CoA)还原酶的活性,该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通过抑制 HMG - CoA 还原酶的活性,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的水平。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效性作用,这些作用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二)临床应用
1. 调脂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是否正常,都应将 LDL - C 作为首要的治疗靶点。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 LDL - C 水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和剂量,使 LDL - C 达到目标值。一般来说,对于极高危的冠心病患者,建议将 LDL - C 降至 1.8mmol/L 以下;对于高危患者,建议将 LDL - C 降至 2.6mmol/L 以下。
2. 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于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以及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3. 稳定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肝功能损害: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一般在开始服药后的 4 - 8 周进行首次检查,以后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如果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 3 倍,应暂停或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
2. 肌肉毒性:少数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是否有肌肉不适的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检查肌酸激酶(CK)水平。如果 CK 水平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 5 倍,应立即停药。
3. 药物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环孢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加肌肉毒性的发生风险;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因此,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β - 受体阻滞剂(一)作用机制
β - 受体阻滞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能β - 受体,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此外,β - 受体阻滞剂还可以延长心脏的舒张期,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时间,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同时,β - 受体阻滞剂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稳定心电活动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
(二)临床应用
1.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β - 受体阻滞剂是一线治疗药物之一。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
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早期使用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无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开始使用β - 受体阻滞剂。
3. 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β - 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较大耐受剂量。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心动过缓: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因此可能会导致心动过缓。在服用β - 受体阻滞剂期间,患者应定期测量心率,一般要求静息心率不低于 55 次/分。如果心率过低,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
2. 低血压: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血压,因此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在服用β - 受体阻滞剂期间,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3. 支气管痉挛:非选择性β - 受体阻滞剂可以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 - 受体,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哮喘患者的病情。因此,对于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 - 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选择性β1 - 受体阻滞剂。
4. 停药反应:长期服用β -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跳,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繁、血压升高等症状。因此,在需要停药时,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
四、三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意义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β - 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药物,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从不同的机制上发挥作用,协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β - 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全面干预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综合考虑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同时,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个体化选择虽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β - 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常吃的三种药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三种药物,或者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上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可能需要谨慎使用阿司匹林,或者选择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替代;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调脂药物;对于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 - 受体阻滞剂。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六、结语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β - 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常吃的三种药物,它们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降低心肌耗氧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定期复查。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