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吃什么药?这份用药指南请收好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它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人在遭遇消化不良时,都希望能通过合适的药物来缓解症状。那么,消化不良究竟该吃什么药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针对消化不良的各类药物。
消化不良的概述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器质性消化不良则是由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
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上腹部疼痛、饱胀、早饱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和类型,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常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分类促胃肠动力药
促胃肠动力药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之一,它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快地通过胃肠道,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 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它适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等。一般成人一次10毫克,一日3 - 4次,饭前15 - 30分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多潘立酮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头痛、失眠、神经过敏、倦怠、腹部痉挛、腹泻、反流、恶心、胃灼热感、皮疹、瘙痒、荨麻疹、口腔炎、结膜炎等。此外,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慎用,因为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乱。
- 莫沙必利
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 - 羟色胺4(5 - 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 - 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不影响胃酸的分泌。它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成人通常用量为一次5毫克,一日3次,饭前服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口干、皮疹及倦怠、头晕等。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甘油三酯升高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 - 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有胃肠道出血、穿孔、肠梗阻者禁用。
助消化药
助消化药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 复方消化酶胶囊
复方消化酶胶囊含有胃蛋白酶、木瓜酶、淀粉酶、熊去氧胆酸、纤维素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成分。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分解成及胨和多肽;木瓜酶可水解动植物蛋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淀粉酶能直接使淀粉分解为易于吸收的糊精与麦芽糖;熊去氧胆酸能增加胆汁酸分泌,提高胰酶活性,促进食物中脂肪乳化;纤维素酶能降解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能激活胃蛋白酶;胰酶及胰酯酶能将脂肪降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将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将淀粉分解为糊精和糖,从而促进食物消化,驱除肠内气体、消除腹部胀满。它适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不适、嗳气、早饱、餐后腹胀、恶心、排气过多、脂肪便,也可用于胆囊炎和胆结石以及胆囊切除患者的消化不良。用法一般为一次1 - 2粒,一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较少,可能有呕吐、泄泻、软便等。急性肝炎患者及胆道完全闭锁患者禁用。
- 米曲菌胰酶片
米曲菌胰酶片含有标准的植物性酶和胰酶的化合物,可以替代人体自身的消化酶。米曲菌纤维素酶在胃中先期分解难于消化的植物细胞壁和骨架;淀粉酶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并使得蛋白质的消化在小肠内可以继续进行;蛋白酶在有盐酸的胃中已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然后在小肠内进一步分解;胰酶中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可以进一步在小肠内消化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用法为一次1片,一日3次,饭中或饭后服用。不良反应可能有极少数人服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打喷嚏、支气管痉挛等。对米曲菌属过敏者禁用。
抑酸药
如果消化不良是由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抑酸药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烧心、胃痛等症状。
- 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壁细胞中的H⁺ - K⁺ - 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它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 - 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一般用法为一次20毫克(1片),一日1 - 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 - 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2 - 4周。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头痛、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腹痛及腹胀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₁₂缺乏等。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禁用。
- 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为选择性的H₂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地阻断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₂受体结合,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的活性。它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 - 艾综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用法一般为一次150毫克,一日2次,或一次300毫克睡前顿服。不良反应可能有恶心、皮疹、便秘、乏力、头痛、头晕等。对本品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酸药
抗酸药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痛、烧心等症状。
- 铝碳酸镁片
铝碳酸镁片是一种抗酸与胃黏膜保护类非处方药药品。它可以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可逆性、选择性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的作用。它适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用法为一次1 - 2片,一日3 - 4次,嚼服。不良反应偶见便秘、稀便、口干和食欲缺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碳酸氢钠片
碳酸氢钠片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它适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用法为一次0.3 - 1克,一日3次。不良反应可能有中和胃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6岁以下小儿慎用。
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免疫力,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它可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适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用法为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餐后用温水或温牛奶送服。不良反应较少,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以活菌形式进入肠道后,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它适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也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用法为成人一次2粒;儿童一次1粒;一日3次;首次加倍。对吞咽困难者,服用时可打开胶囊,将药粉加入少量温开水或奶液混合后服用。超剂量服用可见便秘。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不同类型消化不良的用药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类型,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对于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选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如果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联合使用助消化药,如复方消化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等。若患者同时有烧心、胃痛等胃酸相关症状,可加用抑酸药或抗酸药,如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等。此外,对于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器质性消化不良
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治疗时应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消化不良,应使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对于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使用利胆药,如消炎利胆片等,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适当选用促胃肠动力药、助消化药等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用药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在使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例如,促胃肠动力药一般需要在饭前服用,而助消化药可能需要在饭后服用。如果不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用药,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多潘立酮与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合用可能会降低多潘立酮的疗效;奥美拉唑与氯吡格雷合用可能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并调整用药方案。
- 关注不良反应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例如,使用抑酸药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₁₂缺乏、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使用益生菌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等。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 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只是消化不良治疗的一部分,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特殊人群的用药老年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也与年轻人不同。在使用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时,应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并适当减少剂量。例如,老年人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同时,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正在使用多种药物,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例如,对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选用适合儿童的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口感和剂型,以便儿童能够顺利服用。儿童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要自行给儿童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孕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益生菌制剂来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消化不良的综合治疗消化不良的治疗不能仅仅依靠药物,还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心理等因素。在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在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体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方式。心理因素也对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有很多种,包括促胃肠动力药、助消化药、抑酸药、抗酸药、益生菌等。不同类型的消化不良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的用药问题。在治疗消化不良时,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消化不良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