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痤疮用什么药?这些药物选择要知道
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问题,尤其好发于青少年群体,但也可能困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它主要出现在面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外貌美观,进而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当脸上长了痤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药来治疗。然而,市场上治疗痤疮的药物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脸上长痤疮时可以使用的各类药物,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情况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帮助大家正确用药,有效治疗痤疮。
痤疮的形成原因及分类在了解治疗痤疮的药物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痤疮是如何形成的。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青春期时,人体内雄激素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痤疮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痤疮主要表现为粉刺,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中度痤疮在粉刺的基础上会出现炎性丘疹;重度痤疮则会出现脓疱、结节、囊肿等更为严重的皮损。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痤疮,所适用的治疗药物也有所不同。
外用药物治疗维甲酸类药物
维甲酸类药物是治疗痤疮的一线外用药物,它可以调节毛囊角化、抑制皮脂分泌、抗炎以及预防痤疮瘢痕的形成。
- 维A酸乳膏:常见的有0.025%和0.05%两种浓度。低浓度的适用于轻度痤疮,尤其是以粉刺为主的患者。维A酸乳膏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更新,使粉刺松动并排出。使用时应注意,该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红、脱屑、干燥等不良反应。建议在晚上睡前使用,因为日光会加重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同时用药部位要避免日晒。开始使用时,可以先小面积涂抹,待皮肤适应后再扩大使用范围。
- 阿达帕林凝胶:它是一种新型的维甲酸类药物,相较于传统维A酸,其刺激性相对较小。阿达帕林凝胶不仅可以改善毛囊口角化,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适用于以粉刺、丘疹和脓疱为主要表现的寻常型痤疮。一般每天晚上使用一次,均匀涂抹于患处。在使用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皮肤不适,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皮肤会逐渐耐受。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外用于皮肤后,能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的作用。
- 2.5%、5%和10%不同浓度制剂:低浓度(2.5%)的过氧化苯甲酰刺激性较小,适合皮肤敏感的患者;高浓度(10%)的效果相对较强,但刺激性也更大。使用时,应从低浓度开始,根据皮肤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浓度。该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发红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皮肤不适,应立即停药。
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类外用药物主要用于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
- 甲硝唑凝胶:甲硝唑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痤疮丙酸杆菌属于厌氧菌,因此甲硝唑凝胶可以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它适用于炎症性痤疮,尤其是伴有脓疱的患者。一般每天使用2次,涂抹于患处。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部位。
- 夫西地酸乳膏:夫西地酸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痤疮丙酸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它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迅速渗透入皮肤,适用于炎症性丘疹、脓疱等皮损。通常每天使用2 - 3次,涂抹于患处。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偶尔会有轻微的刺激感。
口服药物治疗抗生素类
当痤疮发展到中度或重度,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和抗炎双重作用,它们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同时还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米诺环素的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 - 4倍,且具有更高的亲脂性,更容易渗透进入皮脂腺和毛囊,因此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成人剂量为每天100 - 200mg,分1 - 2次服用。多西环素的用法为每天100mg,分1 - 2次服用。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时,要注意避免与维甲酸类药物同时使用,因为两者合用可能会增加颅内压升高的风险。此外,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头晕、光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避免日晒。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当患者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耐受时,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痤疮丙酸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的特点,服药次数相对较少。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维甲酸类
对于严重的结节囊肿型痤疮、聚合性痤疮等,口服异维A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异维A酸胶囊:它可以显著抑制皮脂腺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还能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一般初始剂量为0.5mg/(kg·d),分2次与食物同时服用。治疗疗程通常为16 - 20周。异维A酸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最常见的是皮肤黏膜干燥,表现为口唇干燥、皮肤脱屑等。此外,它还可能导致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等,因此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血脂和肝功能。异维A酸具有致畸作用,育龄期男女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都需要严格避孕。
抗雄激素类药物
抗雄激素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雄激素前体生成或作用于皮肤内雄激素代谢酶和受体,减少或拮抗雄激素活性作用,从而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 避孕药:如达英 - 35,它含有醋酸环丙孕酮和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可以竞争雄激素受体,抑制雄激素的活性。达英 - 35适用于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女性痤疮患者,如多毛、月经不规律等。一般在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连服21天,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个周期。使用避孕药治疗痤疮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撤退性出血等不良反应,同时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有严重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不宜使用。
- 螺内酯:它是一种醛固酮拮抗剂,也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螺内酯可以抑制5α - 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睾酮向二氢睾酮的转化。一般剂量为20 - 40mg,每天2 - 3次。使用螺内酯时,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乳房胀痛、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 清肺枇杷饮:主要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野菊花、白茅根、黄连、赤芍、生槐米、金银花、当归等药物组成。具有清肺散热的功效,适用于肺经风热型痤疮,表现为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能清热利湿,适用于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常伴有口臭、便秘、舌苔黄腻等症状。
-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主要药物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等。具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痰湿瘀滞型痤疮,表现为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囊肿为主,伴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中药治疗痤疮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同时,中药治疗起效相对较慢,需要患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药物联合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痤疮,单一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需要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
- 外用药物联合:例如维甲酸类药物与过氧化苯甲酰联合使用。维甲酸类药物可以调节毛囊角化,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但在联合使用时,要注意两种药物的使用顺序和时间间隔,一般建议先使用一种药物,待其干燥后再使用另一种药物,以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 外用药物与口服药物联合:对于中度痤疮,可以外用维甲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同时口服抗生素;对于重度痤疮,外用药物联合口服异维A酸是常用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可以从多个环节抑制痤疮的发病机制,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用药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无论是外用药物还是口服药物,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痤疮类型、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患者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病情反复。
-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的反应和全身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 注意皮肤护理:在使用药物治疗痤疮的同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同时,要注意防晒,避免使用油腻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以免加重毛囊堵塞。
- 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有助于痤疮的治疗和预防。
结论脸上长痤疮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外用药物如维甲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等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发挥作用;口服药物如抗生素、维甲酸类、抗雄激素类等则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痤疮。中药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痤疮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药物或联合用药,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治疗痤疮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选择治疗痤疮的药物,早日摆脱痤疮的困扰。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