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吃什么药?这些药物选择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受到咳嗽的困扰,而风寒咳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中医认为,风寒咳嗽主要是由于人体劳累过度后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肺失宣肃所导致。一般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的时候容易发病。
风寒咳嗽的症状较为典型。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同时,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部分患者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有些人外出时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回来后就开始咳嗽,咳出的痰是白色、比较稀的,这很可能就是风寒咳嗽。
二、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中药(一)通宣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是治疗风寒咳嗽的经典中成药。它主要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等药物组成。
从功效上来说,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作用。紫苏叶、麻黄等药物能够发散风寒,使肌表之邪得以疏散;苦杏仁、桔梗等可以宣肺止咳,调理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在临床上,对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服用方法一般是口服,水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 - 3次。不过,风热或痰热咳嗽、阴虚干咳者不适用。而且,在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二)杏苏止咳颗粒
杏苏止咳颗粒主要成分有苦杏仁、紫苏叶、前胡、桔梗、陈皮、甘草。它的功效是宣肺散寒,止咳祛痰。
苦杏仁和紫苏叶是方中的主要药物,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前胡、桔梗等辅助宣肺化痰。该药物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气逆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开水冲服,一次12g,一日3次。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同时,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三)小青龙颗粒
小青龙颗粒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组成。其功效为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白芍敛肺止咳,防止肺气耗散太过;法半夏燥湿化痰。该药物适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等症状。对于一些不仅有风寒咳嗽,还伴有水饮内停,咳嗽伴有较多稀痰的患者较为适用。
开水冲服,一次13g,一日3次。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而且,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治疗风寒咳嗽的西药(一)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它没有成瘾性,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作用时间长。
对于风寒咳嗽导致的干咳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剂型有片剂、糖浆剂、胶囊剂等。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有所不同,比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成人一次15 - 30mg,一日3 - 4次。
不过,孕妇、哺乳期妇女、哮喘患者、痰多患者慎用。服用后可能会有头晕、轻度嗜睡、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二)喷托维林
喷托维林也是常用的镇咳药,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兼有轻度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减少咳嗽冲动的传入,还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常用剂型为片剂,成人一次25mg,一日3 - 4次。青光眼及心力衰弱患者禁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轻度头晕、口干、恶心、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四、中西药联合治疗在实际临床中,有时候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风寒咳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对于咳嗽症状较为严重,既有风寒束表的表现,又伴有剧烈干咳的患者,可以在服用通宣理肺丸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沙芬。
通宣理肺丸从中医角度发散风寒、宣肺止咳,调理人体的整体机能;右美沙芬从西医角度直接抑制咳嗽中枢,快速缓解咳嗽症状。但在联合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用药注意事项(一)辨证准确
在选择治疗风寒咳嗽的药物时,一定要准确辨证。因为咳嗽有多种类型,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痰湿咳嗽等,不同类型的咳嗽用药是不同的。如果将风热咳嗽误诊为风寒咳嗽,使用了治疗风寒咳嗽的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三)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要特别谨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衰退,这些人群在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合适的剂量。
(四)饮食与生活调护
在用药治疗风寒咳嗽期间,饮食也非常重要。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咳嗽症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散寒、止咳作用的食物,如生姜、葱白等。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六、其他辅助治疗方法(一)食疗
1. 生姜红糖水:生姜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红糖可以补充能量。将生姜切成片,加入适量的红糖,煮水饮用,能够帮助驱散风寒,缓解咳嗽症状。
2. 烤橘子:将橘子放在小火上烤至外皮发黑,稍凉后剥去外皮,吃里面的橘子瓣。橘子有化痰止咳的作用,经过烤制后,其药性更偏向于温性,对于风寒咳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艾灸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咳的作用。可以选择肺俞、大椎、风门等穴位进行艾灸。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 - 15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但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三)按摩
按摩一些穴位也可以辅助治疗风寒咳嗽。比如按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风池穴,每次按揉1 - 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能够起到疏风散寒的作用。
七、何时需要就医一般情况下,轻度的风寒咳嗽通过合理用药和生活调护,症状会在一周左右逐渐缓解。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 咳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2. 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
3. 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4. 咳嗽伴有胸痛、咯血等症状。
及时就医可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总之,对于风寒咳嗽,我们要正确认识,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调护和辅助治疗方法。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