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症状和急救措施全解析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了解中风的症状和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及时发现病情、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的症状表现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中风的定义和分类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
- 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中风的 70% - 80%。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常见的原因包括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 出血性中风:相对较少见,约占中风的 20% - 30%。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脑组织损伤。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
中风的症状中风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同类型的中风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但一般来说,中风发作时通常会突然出现以下症状:
面部、肢体症状
- 面部不对称:患者可能出现一侧面部下垂、口角歪斜的情况。当患者微笑或试图做面部表情时,这种不对称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脑部神经受损,影响了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
- 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肢体(上肢、下肢或两者同时)突然出现无力、沉重感或麻木。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拿东西不稳、行走困难,甚至无法站立或抬起肢体。这种症状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对侧肢体的神经传导。
语言和交流障碍
- 言语不清:患者说话含糊不清,发音困难,可能会出现词语颠倒、语句不连贯的情况。这是因为中风影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表达的区域。
- 理解困难:患者可能听不懂他人的讲话,对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这表明大脑中负责语言理解的区域受到了损伤。
视觉障碍
- 视力模糊:患者可能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的症状,有时还会伴有复视,即看到的物体出现重影。这可能是由于中风影响了脑部的视觉中枢或供应眼部的血管。
- 视野缺损: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变小,只能看到部分物体。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视觉神经的传导。
头痛和头晕
- 剧烈头痛: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是出血性中风的常见症状之一。这种头痛通常非常严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有炸裂感,难以忍受。
- 头晕目眩: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可能会摔倒。这可能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内耳平衡功能受到影响。
平衡和协调问题
- 行走不稳:患者走路时可能会出现步态不稳、摇晃不定的情况,容易摔倒。这是因为中风影响了大脑中负责平衡和协调的区域。
- 肢体不协调:患者可能无法完成精细的动作,如系扣子、拿筷子等。这表明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
意识障碍
- 嗜睡或昏迷:严重的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大脑功能严重受损。
中风症状的快速识别方法为了能够及时发现中风,人们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快速识别方法,如“FAST”原则:
- F(Face,面部):让患者微笑,观察其面部是否对称,有无一侧面部下垂。
- A(Arm,手臂):让患者举起双手,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下垂。
- S(Speech,言语):让患者说一句简单的话,观察其言语是否清晰,有无表达困难。
- T(Time,时间):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个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
中风的急救措施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时间就是生命。在发现患者出现中风症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
- 保持冷静:首先,周围的人要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 让患者平躺:将患者平放在地上或床上,头部稍微抬高,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 解开衣领和腰带:松开患者的衣领、领带、腰带等,保持呼吸通畅。
-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以便在医生到来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不要晃动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拨打急救电话
- 及时拨打 120:一旦怀疑患者中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120,并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等信息。
- 等待救援时的注意事项: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随时与你联系。同时,要按照急救人员的指导,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
医院急救
- 快速诊断: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会迅速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头颅 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中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对于缺血性中风,在发病后的 4.5 - 6 小时内,可采用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或动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方法。
- 出血性中风的治疗:对于出血性中风,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控制血压、使用止血药物等;手术治疗则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 康复治疗: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风急救的注意事项- 不要给患者喂水或食物:在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喂水或食物可能会导致呛咳,引起窒息。
- 不要自行给患者用药:除了医生的指导外,不要自行给患者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 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家属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供患者的详细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风的预防虽然中风的发病突然,但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
-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按时服药,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中风至关重要。要合理饮食,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有中风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体检和监测。
结语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症状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中风的症状和急救知识,提高对中风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中风这一疾病。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