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因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进而引起一系列急、慢性十二指肠梗阻症状的一种疾病,亦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或Wilkie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腹主动脉(AO)、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十二指肠三者解剖关系出现异常是其发病基础。因其无典型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误诊率高达57.1%~67.3%。该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餐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为主。消化道造影、腹部彩超、内镜、腹部CT、选择性SMA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均已成为诊断SMAS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预后一般。
基本病因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腹主动脉(AO)、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十二指肠三者解剖关系出现异常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基础。
1、先天因素
(1)解剖结构异常。由肠系膜上动脉变异引起,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的位置过低或分出时角度过小(角度<15°),则对从中经过的十二指肠形成机械性压迫。
(2)十二指肠上升段、屈氏韧带过短使十二指肠水平部接近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间隙的根部,使之更容易受压。
(3)瘦长型或内脏下垂者肠管质量牵引肠系膜根部,使穿过其间的十二指肠易受到机械性压迫。
(4)脊柱前凸畸形使十二指肠占有空间变小,进而造成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纵向压迫,且在立位或坐位时更加明显。
2、后天因素
(1)十二指肠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的牵拉、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胃下垂等使十二指肠受压形成淤滞梗阻等。
(2)合并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神经性呕吐、习惯性便秘等动力性致病因素。
(3)长期处于背部过度后伸状态以及腰椎前凸畸型、腹主动脉血管瘤等缩小了肠系膜上动脉与脊柱间的空隙,使十二指肠受压。
(4)晚期恶性肿瘤、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的脂肪垫缩小,使腹膜支撑作用减弱,进而使十二指肠容易发生压迫梗阻。
危险因素
外科脊柱矫形手术是诱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
手术、麻醉、情绪变化、营养不良或不洁(节)饮食、长期卧床等因素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典型症状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餐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腹痛发作与体位相关,少数患者可有乏力、脱水、消瘦、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包括急性胃扩张、肠坏死、十二指肠穿孔、上消化道大出血、门静脉血栓和门静脉积气。
2、因慢性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程长、病情重,患者多伴有消瘦、脱水及营养不良症状,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原发病,形成恶性循环。
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