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检查适应症与禁忌
-
正常指标:
未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
异常指标:
发现心脏异常电脉冲或电活动
-
检查分析:
常采用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分为非创伤性和创伤性两种。通过鼻腔插入一根极细的特殊导管至食管腔对心房进行调搏检查,是一种对人体无损伤的常见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它操作方法简便,检查结果可靠,无需昂贵的费用,能检查出许多心率过快、过慢的真正原因,为正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另一种检查方法是用心脏导管插入心腔进行的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但该检查方法对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在检查中,医生通过静脉插入一至几根特制的电极导管(直径2毫米左右)沿静脉送入心脏内,这些导管可探查到心脏不同部位的电脉冲或电活动,这些导管可以被用来刺激不同部位的心脏。在这些导管的帮助下,医生可以确定在心脏内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异常部位。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射频消融术,是利用射频能源,通过心脏导管消除心脏内部的局部病灶或阻断不正常的传导途径,使许多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得到根治,彻底解除病人的痛苦。
-
适宜人群: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4.检查窦房结功能。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7.晕厥原因不明。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
不适宜人群:
1.严重心功能不全。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按科室疾病找医院
更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