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等是常见致病因素。
1. 定义阐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2. 致病因素: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空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长期吸入会损伤气道黏膜。职业粉尘如煤矿、棉纺等行业的从业者,长期接触可导致气道狭窄。遗传因素方面,某些基因异常会增加患病风险,如α₁ -抗胰蛋白酶缺乏。呼吸道感染也是重要诱因,病毒、细菌等感染可破坏气道黏膜,降低气道抵抗力。
3. 症状表现: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和胸闷。
4. 诊断方法: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小于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胸部CT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5. 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方面,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等,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可减轻气道炎症。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有助于痰液排出。康复治疗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对于终末期患者,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了解其定义、致病因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就诊,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