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常备药全解析:守护呼吸健康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的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加剧。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病情随时可能发作,因此家中和身边常备一些有效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药物能够在哮喘发作时及时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减少发作对身体造成的损害。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常备药。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危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如果哮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气道结构发生改变,出现气道重塑,进而引起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哮喘发作还可能引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
支气管哮喘常备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缓解性药物(急救药物)
- 代表药物: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β₂ - 受体,使气道平滑肌松弛,从而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它起效迅速,通常在吸入后数分钟内即可起效,疗效可维持 4 - 6 小时。
- 使用方法:一般采用定量气雾剂(MDI)吸入或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可按需使用,每次吸入 1 - 2 喷,必要时可在 20 分钟后重复吸入。
-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可自行缓解。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β₂ - 受体功能下调,使药物疗效降低。
- 代表药物:异丙托溴铵。
-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 M 胆碱能受体,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气道收缩,从而舒张支气管。其作用相对较弱,起效时间较 SABA 稍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达 6 - 8 小时。
- 使用方法:常用的剂型为定量气雾剂或雾化溶液。一般每次吸入 2 - 3 喷,每日 3 - 4 次。雾化吸入时,每次使用 250 - 500μg,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雾化。
- 注意事项:可能会引起口干、口苦、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
- 代表药物:氨茶碱。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环磷腺苷(cAMP)的水解,使细胞内 cAMP 含量升高,气道平滑肌舒张;同时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肌力量等作用。
- 使用方法: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给药时,一般每次 0.1 - 0.2g,每日 3 - 4 次;静脉给药时,需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或推注,首次负荷剂量为 4 - 6mg/kg,然后以 0.6 - 0.8mg/(kg·h)的速度维持。
- 注意事项:治疗窗较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惊厥等。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控制性药物(预防药物)
- 代表药物:布地奈德、氟替卡松。
-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气道炎症的各个环节,包括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长期规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肺功能。
- 使用方法:采用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器或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一般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日 200 - 1000μg,分 2 次吸入。
- 注意事项: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局部不良反应,用药后及时漱口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全身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但在推荐剂量下使用,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
- 代表药物:孟鲁司特钠。
- 作用机制:通过选择性地抑制气道平滑肌和炎症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阻断白三烯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黏液分泌。它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对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使用方法:一般为口服给药,成人和 15 岁以上儿童每晚一次,每次 10mg;6 - 14 岁儿童每晚一次,每次 5mg。
-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腹痛、腹泻、皮疹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可自行缓解。
- 代表药物: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 作用机制:与 SABA 作用机制相似,但作用时间更长,疗效可维持 12 小时以上。LABA 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与 ICS 联合使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抗炎效果,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
- 使用方法:一般采用干粉吸入器吸入给药。沙美特罗每次 50μg,每日 2 次;福莫特罗每次 4.5 - 9μg,每日 2 次。
- 注意事项:单独使用 LABA 可能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因此必须与 ICS 联合使用。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与 SABA 类似。
- 代表药物:多索茶碱缓释片。
- 作用机制:与氨茶碱相似,但缓释剂型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它不仅具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 使用方法:一般口服给药,每次 0.2 - 0.4g,每日 1 - 2 次。
- 注意事项:与氨茶碱一样,也需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如与某些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合用会增加茶碱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支气管哮喘常备药的选择和使用原则药物选择
- 轻度哮喘:对于轻度间歇性哮喘患者,可仅在哮喘发作时按需使用 SABA 缓解症状。对于轻度持续性哮喘患者,除了按需使用 SABA 外,还应长期规律使用低剂量的 ICS 进行控制治疗。
- 中度哮喘:通常需要联合使用 ICS 和 LABA,以增强抗炎和舒张支气管的效果。同时,可根据病情加用白三烯调节剂或缓释茶碱。
- 重度哮喘:在联合使用 ICS 和 LABA 的基础上,可能需要增加 ICS 的剂量,或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强化治疗。
使用原则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发作频率、肺功能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规律用药:控制性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以维持气道的稳定状态,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 按需使用缓解性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缓解性药物缓解症状,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支气管哮喘常备药的储存和管理储存条件
- 温度:大多数哮喘药物需要在常温下储存,一般温度范围为 10 - 30℃。部分药物如胰岛素、某些生物制剂等可能需要冷藏保存,但要注意避免冷冻。
- 湿度:应保持药物储存环境的干燥,避免药物受潮变质。
- 光照:有些药物对光照敏感,需要避光保存,如某些气雾剂应储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管理方法
- 建立用药记录:记录药物的名称、使用时间、剂量、疗效等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物,确保使用的药物在有效期内。
- 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
支气管哮喘常备药的联合使用及注意事项联合使用的必要性
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单一药物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例如,ICS 和 LABA 联合使用,ICS 可以减轻气道炎症,LABA 可以舒张支气管,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常见联合方案及注意事项
- ICS + LABA:这是目前治疗哮喘的常用联合方案。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吸入方法,确保药物能够到达气道发挥作用。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使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 ICS + 白三烯调节剂:对于对 LABA 不耐受或有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选择 ICS 联合白三烯调节剂。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抗炎效果,尤其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
- ICS + 缓释茶碱:缓释茶碱可以与 ICS 协同作用,增强抗炎和舒张支气管的效果。但在联合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用药教育自我管理
-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并尽量避免接触。同时,注意避免冷空气、烟雾、化学气体等刺激因素。
- 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定期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较大呼气流量(PEF),了解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哮喘发作的先兆。
- 适当运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肺功能。
用药教育
- 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向患者详细讲解各种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如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器、雾化器等,并进行示范,确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
-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随意停药或增减剂量。
结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常备有效的药物对于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发作、保护肺功能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应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掌握常备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储存和管理要点,以及自我管理和用药教育的方法。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哮喘得到较佳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