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最快?这些方法要知晓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儿童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它会给孩子带来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很多家长都关心如何能让孩子的手足口病最快治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概述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及时就医诊断当发现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初步诊断。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典型的疱疹或皮疹,同时了解孩子的发热情况、精神状态等。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等。血常规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感染以及感染的大致类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则可以准确判断是否为肠道病毒感染以及具体的病毒类型。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基础。
隔离与休息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让孩子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因为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孩子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较好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
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孩子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感染。让孩子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
日常护理口腔护理
口腔疱疹会让孩子感到疼痛,影响进食。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以在饭后让孩子用温水漱口,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口腔。
对于口腔疼痛明显的孩子,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口腔喷雾剂,如开喉剑喷雾剂等,以缓解疼痛,促进疱疹愈合。同时,要避免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果汁等。
皮肤护理
手足口病会导致孩子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孩子的衣服要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疹。
如果疱疹没有破溃,可以让其自然吸收;如果疱疹破溃,要注意防止感染,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同时,要剪短孩子的指甲,避免孩子搔抓皮疹,引起感染和留下疤痕。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饮食要特别注意。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避免给孩子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果孩子口腔疼痛严重,进食困难,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在病情早期,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酌情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利巴韦林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韦林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退热药物
手足口病患儿常伴有发热症状。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或使用退热贴等。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使用退热药物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和间隔时间服用,避免过量使用。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也可以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可以缓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但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
密切观察病情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除了观察体温、皮疹等症状外,还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呼吸增快或减慢、心率加快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并发了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在手足口病的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温病”范畴,主要是由于外感时邪疫毒,内有脾胃湿热所致。
中药内服
中医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常见的证型有邪犯肺脾证和湿热蒸盛证。
邪犯肺脾证的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治疗以宣肺解表、清热化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加减。湿热蒸盛证的患儿表现为高热、烦躁、口腔疱疹较多、疼痛明显、手足臀部皮疹密集等,治疗以清热凉营、解毒祛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有清瘟败毒饮加减。
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苦参、黄柏等,加水煎煮后,待药液温度适宜时,给孩子洗手、足、臀部等部位,有助于缓解皮疹和瘙痒症状。
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当孩子的症状逐渐消失,病情进入康复阶段时,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孩子的身体在逐渐恢复,但此时免疫力仍然相对较低,容易再次感染其他疾病。
在康复阶段,要继续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恢复。可以逐渐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孩子的体质。但要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再次感染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病。
预防复发手足口病治愈后,孩子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复发,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周围有手足口病患者,要避免孩子与患者密切接触。此外,还可以考虑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目前市面上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 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要让手足口病最快治愈,需要综合采取隔离休息、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孩子的病情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