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值多少是正常范围?一篇文章为你讲清楚!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了解黄疸值的正常范围对于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不同人群的黄疸值正常范围有所差异。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阶段人群黄疸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影响黄疸值的因素、黄疸值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新生儿黄疸值正常范围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黄疸值正常范围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黄疸
- 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 - 3天出现黄疸,4 - 6天达到高峰,7 - 10天逐渐消退。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2.9mg/dL(221μmol/L)。
- 早产儿:黄疸出现时间较足月儿稍晚,多在出生后3 - 5天出现,5 - 7天达到高峰,消退时间也较长,可延迟至3 - 4周。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256.5μmol/L)。
病理性黄疸
- 特点: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病理性黄疸的血清总胆红素值因病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超过相应日龄的正常范围。
影响新生儿黄疸值的因素
- 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寿命较短,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较多。此外,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等情况也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
-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新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使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的量及活性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 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扩张症、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等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受阻,引起黄疸。
成年人黄疸值正常范围成年人黄疸值的正常范围相对较为固定,主要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来判断。
血清总胆红素
正常范围一般为3.4 - 17.1μmol/L(0.2 - 1.0mg/dL)。血清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其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黄疸。
直接胆红素
正常范围为0 - 6.8μmol/L(0 - 0.4mg/dL)。直接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等。
间接胆红素
正常范围为1.7 - 10.2μmol/L(0.1 - 0.6mg/dL)。间接胆红素是未经肝脏处理的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肾脏排出。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等。
影响成年人黄疸值的因素
- 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可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从而使黄疸值升高。
- 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胆管癌等胆道疾病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使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
- 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从而使黄疸值升高。
老年人黄疸值正常范围老年人黄疸值的正常范围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脏和胆道系统的功能也会有所减退,因此更容易出现黄疸。
特点
- 老年人黄疸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了常见的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外,还可能与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 老年人黄疸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容易被忽视。
影响老年人黄疸值的因素
- 肝脏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肝细胞数量减少,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下降,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也会减弱。
- 胆道系统疾病:老年人胆道系统结石、炎症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胆道梗阻,导致黄疸。
- 肿瘤: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肿瘤性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些肿瘤可压迫或侵犯胆道,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
黄疸值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黄疸值升高的原因
- 溶血性黄疸: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导致黄疸。常见病因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等)。
-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 梗阻性黄疸:由于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胆汁排泄不畅,导致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黄疸。常见病因有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胆管癌、胰腺癌等。
黄疸值升高的处理方法
- 明确病因:对于黄疸值升高的患者,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
-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溶血性黄疸,需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果是肝细胞性黄疸,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戒酒治疗酒精性肝病等;如果是梗阻性黄疸,需要解除梗阻,如手术治疗胆结石、胆管癌等。
- 对症治疗:对于黄疸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退黄治疗,如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腺苷蛋氨酸等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和饮酒,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黄疸值降低的情况及处理
一般情况下,黄疸值降低是病情好转的表现。但如果黄疸值过低,可能与贫血、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贫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营养不良等。
黄疸值的检测方法血清胆红素检测
血清胆红素检测是诊断黄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含量,以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程度。
经皮胆红素测定
经皮胆红素测定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通过特定的仪器测量皮肤表面的胆红素水平,间接反映血清胆红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筛查和监测。
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腹部超声、CT、MRI、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检查,以明确黄疸的病因。
黄疸的预防和保健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保健
- 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毒和细菌,慎用药物。
-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开奶,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如发现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成年人和老年人黄疸的预防和保健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等。
- 避免滥用药物,如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了解黄疸值的正常范围对于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不同人群的黄疸值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当黄疸值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黄疸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黄疸疾病常识 更多>
- 婴儿黄疸消退最快的方法大揭秘2025/10/11
- 新生儿10天黄疸值对照表:全面了解宝宝健康..2025/10/11
- 14天婴儿黄疸值对照表及相关知识全解析2025/10/11
- 婴儿黄疸,母亲饮食需谨慎,这些食物要忌口!2025/10/11
- 手脚不黄就是生理性黄疸?真相大揭秘2025/10/07
- 黄疸值多少是正常范围?一篇文章为你讲清楚!2025/10/06
- 婴儿黄疸消退只用四招,新手爸妈必看!2025/10/05
- 黄疸持续多少天会影响大脑?这篇文章给你答案2025/10/03
- 揭秘黄疸最怕的克星,有效防治不再难2025/10/02
- 揭秘新生儿去黄疸最快方法,新手爸妈必看!202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