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有效恢复方法全解析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又被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主要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它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症状表现
1. 疼痛: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患者会有刺痛或灼痛的感觉。疼痛通常在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会加重。疼痛一般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
2.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僵硬,在弯腰、转身等动作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
3. 压痛:在腰部肌肉附着点处,如棘突两侧、髂嵴后部等部位,可发现明显的压痛点。
(二)发病原因
1. 长期姿势不良:长期弯腰工作、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进而引发腰肌劳损。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腰部缺乏适当的支撑和活动,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2. 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腰部突然受到扭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损伤的肌肉和筋膜可能无法完全恢复,从而留下隐患,逐渐发展为慢性腰肌劳损。
3. 腰部过度负荷: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等人群,腰部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荷,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反复受到牵拉和损伤,增加腰肌劳损的发病风险。
4.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腰部肌肉会受到寒冷和湿气的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痉挛,从而引发腰肌劳损。
二、就医诊断当出现腰部疼痛等疑似腰肌劳损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腰部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观察腰部的外观、有无肿胀、畸形等,触诊腰部肌肉,检查压痛点的位置和程度,还会让患者进行一些腰部的活动,以评估腰部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等其他腰椎疾病。虽然X线检查一般不能直接诊断腰肌劳损,但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CT或MRI检查: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腰部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有助于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
三、恢复方法(一)休息与制动
1. 卧床休息:在腰肌劳损发作的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腰部的活动,以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促进损伤的恢复。一般建议卧床休息1 - 2周,但也不宜长时间卧床,以免导致腰部肌肉萎缩。
2. 佩戴腰围:在活动时,可以佩戴腰围,起到支撑和保护腰部的作用。腰围的选择要合适,不宜过紧或过松,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腰部肌肉的力量。
(二)物理治疗
1.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每次热敷时间为15 - 20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
2.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按摩时应注意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加重损伤。一般每周可进行2 - 3次按摩治疗。
3. 针灸:针灸是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腰部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止痛和促进恢复的目的。针灸治疗一般每周进行2 - 3次,一个疗程为10 - 15次。
4. 理疗:常见的理疗方法包括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电磁疗等。这些理疗方法可以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理疗的频率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药物治疗
1.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这些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 肌肉松弛剂:对于腰部肌肉痉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以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3. 外用药物:如活血止痛膏、云南白药膏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将外用药物贴在腰部疼痛部位,以缓解疼痛。
(四)康复锻炼
1. 小飞燕: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 - 20次,每天可进行2 - 3组。
2.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床上,屈膝,双足、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面,将臀部抬起,腹部前凸,如拱桥状。每次保持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 - 20次,每天可进行2 - 3组。
3. 游泳:游泳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对于腰肌劳损患者来说,游泳可以减轻腰部的负担,同时锻炼腰部肌肉。建议选择蛙泳或仰泳,每周游泳2 - 3次,每次游泳时间为30 - 60分钟。
(五)中医调理
1.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腰肌劳损与肝肾亏虚、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常用的中药有杜仲、续断、桑寄生、当归、川芎等,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的作用。
2. 中药熏蒸: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腰部,可以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腰部肌肉和关节,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木瓜、威灵仙等。
四、日常注意事项(一)保持良好的姿势
1. 坐姿:坐在椅子上时,应保持腰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椅子的高度要合适,使膝关节和髋关节保持90度左右的角度。可以在腰部放置一个靠垫,以减轻腰部的压力。
2. 站姿:站立时,应保持挺胸收腹,双脚与肩同宽,避免弯腰驼背。长时间站立时,可以适当活动一下腰部,缓解肌肉疲劳。
3. 睡姿:睡觉时,应选择合适的床垫,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可以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仰卧位时可以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微屈,以减轻腰部的压力;侧卧位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二)避免腰部过度负荷
1. 避免长时间弯腰工作:如果需要弯腰工作,应尽量缩短弯腰的时间,并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伸展一下腰部。
2. 避免搬重物:搬重物时,应先蹲下,将重物靠近身体,然后利用腿部的力量站起来,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以免增加腰部的负担。
(三)注意腰部保暖
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腰部的保暖,可以佩戴腰围或穿保暖的衣物,避免腰部受寒。在空调房间内,也应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直吹空调。
五、预防复发1.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坚持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上述的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预防腰肌劳损的复发。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腰部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避免病情加重导致腰肌劳损。
3.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
总之,腰肌劳损的恢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同时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预防。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腰部的保护,大多数腰肌劳损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