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痔疮怎么办?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痔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当长了痔疮之后,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应对之策。
认识痔疮在探讨应对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痔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通常发生在齿线以上,一般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主要症状为便血、痔核脱出等。便血通常表现为排便后点滴状鲜血,严重时可能呈喷射状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要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
外痔发生在齿线以下,主要症状为疼痛、瘙痒和肿物。当外痔发生血栓形成或炎症时,疼痛会较为剧烈,患者往往坐立不安。同时,外痔还可能导致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混合痔则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病情相对较为复杂。
痔疮的成因了解痔疮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导致痔疮的因素:
1. 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会刺激直肠和肛门黏膜,导致局部充血,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此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也容易引发痔疮。
2. 生活方式:久坐、久站、长期负重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痔疮。另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痔疮的发生几率。
3. 排便习惯:不良的排便习惯也是导致痔疮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排便时间过长、用力排便、经常憋便等,都会使肛门局部压力增加,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引发痔疮。
4. 妊娠与分娩:女性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子宫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此外,分娩过程中用力过度,也会使肛门局部压力急剧增加,容易引发痔疮。
5. 其他因素: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长期腹泻或便秘等,也与痔疮的发生有关。
自我调理方法当发现自己长了痔疮后,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尝试通过自我调理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1. 调整饮食:饮食对于痔疮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此外,多喝水也有助于软化大便,减轻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
2. 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另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也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 改善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或看书,缩短排便时间。如果大便干结,可以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但不要长期依赖。
4. 坐浴:坐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痔疮症状的方法。患者可以每天用温水坐浴15 - 20分钟,水温以40 - 45℃为宜。坐浴可以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瘙痒症状。也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中药,增强坐浴的效果。
5. 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痔疮。具体方法是:吸气时,用力收缩肛门,保持3 - 5秒,然后呼气,放松肛门。每天进行3 - 4组,每组20 - 30次。
药物治疗如果自我调理方法效果不佳,或者痔疮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1. 外用药物
- 栓剂:栓剂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物,它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消炎、止痛、止血等作用。常见的栓剂有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等。使用时,患者需要先将肛门清洗干净,然后将栓剂轻轻塞入肛门内,深度约为2 - 3厘米。
- 膏剂:膏剂也可以直接涂抹在肛门周围,起到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常见的膏剂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等。使用时,将膏剂均匀涂抹在患处即可。
- 洗剂:洗剂可以用于坐浴或清洗肛门,具有清洁、消炎、止痒的作用。常见的洗剂有复方黄柏液、金玄痔科熏洗散等。使用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洗剂稀释后进行坐浴或清洗。
2. 口服药物
- 改善静脉张力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降低静脉的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减轻局部充血,从而缓解痔疮的症状。常见的药物有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
- 止血药物:如果痔疮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有云南白药胶囊、槐角丸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如果使用药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痔疮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1. 传统手术
- 外剥内扎术:这是一种经典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混合痔。手术时,医生会将外痔部分剥离,内痔部分结扎,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该手术方法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较为明显,恢复时间较长。
- 内痔结扎术:主要用于治疗内痔。医生会用丝线将内痔根部结扎,阻断其血液供应,使内痔逐渐坏死脱落。
2. 微创手术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该手术是通过吻合器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并同时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向上悬吊固定。PPH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 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该手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地结扎痔动脉,减少痔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肛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久站。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排便管理,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复发。
中医治疗中医在治疗痔疮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1.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与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通常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升提等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槐角丸、补中益气汤等。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痔疮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长强、承山、二白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
3.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之一。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煎汤后,趁热先熏后洗肛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常用的中药有黄柏、苦参、地榆、五倍子等。
预防措施痔疮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风险。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2.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改善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排便,避免憋便。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或看书,缩短排便时间。
4. 注意肛门卫生:保持肛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清洗肛门。
5. 避免妊娠和分娩的影响:女性在妊娠期间要注意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分娩时要听从医生的指导,避免用力过度。
总之,长了痔疮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治疗,并注意预防,就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几率。如果痔疮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肛肠健康,远离痔疮的困扰。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