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强直性脊柱炎究竟是什么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偶尔感到腰背疼痛,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劳累所致,休息一下就会缓解。然而,有一种疾病也会以腰背疼痛为主要表现,且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就是强直性脊柱炎。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到底是什么病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定义与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它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范畴,英文缩写为 AS。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早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容易被患者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脊柱关节会逐渐出现融合、强直,导致脊柱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呼吸功能。
历史渊源强直性脊柱炎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疾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就发现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迹象。在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最初,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比较模糊,将其与其他关节疾病混为一谈。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才逐渐明确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强直性脊柱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发病率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其发病率在 0.1% - 1%之间。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约为 0.3%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受到该疾病的困扰。
2. 性别差异: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2 - 3:1。男性患者的病情通常比女性更为严重,进展也更快。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女性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误诊。
3. 发病年龄:强直性脊柱炎通常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发病,发病高峰年龄为 15 - 30 岁。虽然也有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的情况,但相对较少。
病因与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 - B27)密切相关。大约 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HLA - B27 呈阳性,而在普通人群中,HLA - B27 的阳性率仅为 5% - 10%。然而,并不是所有 HLA - B27 阳性的人都会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这说明遗传因素只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例如,感染因素被认为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某些细菌感染,如克雷伯杆菌、沙眼衣原体等,可能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此外,寒冷、潮湿的环境也可能增加发病的风险。
3.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 - α)、白细胞介素 - 17(IL - 17)等。这些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进而破坏关节组织。
4. 其他因素:创伤、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因素也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1. 早期症状
- 疼痛: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腰部或臀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酸痛,可伴有僵硬感。疼痛通常在夜间或久坐、久卧后加重,活动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的疼痛。
- 晨僵:晨僵也是早期的重要表现之一,患者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休息后,会感觉腰部或全身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 1 小时,活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
2. 中期症状
- 脊柱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进展,脊柱的活动度会逐渐减小。患者可能会出现弯腰、后仰、侧弯等动作困难,胸廓活动度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呼吸时胸廓的扩张幅度减小。
- 关节疼痛加重:除了脊柱关节外,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也可能受到累及,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3. 晚期症状
- 脊柱强直:晚期患者的脊柱会发生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融合,导致脊柱强直。患者的脊柱会呈现出驼背、畸形等外观,严重影响身体的外观和功能。
- 关节畸形:外周关节也可能出现畸形,如髋关节屈曲挛缩、膝关节外翻或内翻等,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 其他并发症: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部病变(虹膜炎、葡萄膜炎等)、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阻滞等)、肺部病变(肺纤维化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因素等,以及是否有晨僵、脊柱活动受限等情况。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脊柱和关节的活动度、压痛情况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Schober 试验(测量脊柱前屈活动度)、胸廓活动度测量、枕墙距测量等。
3.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常用的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HLA - B27 等。血沉和 C 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活动的指标,在疾病活动期通常会升高。HLA - B27 检查对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是诊断的依据。
- 影像学检查
- X 线检查:X 线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 X 线表现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骶髂关节的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脊柱椎体的方形变、韧带钙化等表现。
- CT 检查:CT 检查对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比 X 线更敏感,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关节的细微结构变化。
-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 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够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和脊柱的骨髓水肿、炎症等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1.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但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通常呈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RF 一般为阴性。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与体位有关,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可使疼痛加重。而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多为下腰部或臀部的慢性疼痛,活动后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柱活动度一般正常,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脊柱活动受限。
3. 致密性骨炎:致密性骨炎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疼痛程度较轻,一般不伴有脊柱活动受限。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髂骨侧的骨质致密,但关节间隙正常,无骨质破坏等表现。
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线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改善晨僵和关节活动度。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有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这些药物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控制炎症,但起效较慢,一般需要连续使用 3 - 6 个月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进展。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 α拮抗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白细胞介素 - 17 拮抗剂(如司库奇尤单抗等)。生物制剂可以特异性地阻断炎症信号通路,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但生物制剂的价格相对较高,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
-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作为常规治疗药物,仅在病情严重、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眼部病变等并发症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炎症,但长期使用会带来较多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
2. 物理治疗
- 热疗:热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僵硬感。常用的热疗方法包括热敷、温泉浴、红外线照射等。
- 按摩:适当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但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维持脊柱和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脊柱畸形的发生。
3. 手术治疗
- 脊柱矫形手术:对于晚期脊柱严重畸形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脊柱矫形手术。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脊柱外观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脊柱矫形手术风险较大,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髋关节、膝关节等严重受损的关节,可以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与护理1.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在病情缓解期应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脊柱和关节的伸展、旋转等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2. 日常生活护理
- 保持正确的姿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弯腰驼背。睡觉时应选择硬板床,仰卧位睡眠,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
- 注意保暖: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加重病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
- 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心理护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后情况强直性脊柱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如果患者延误治疗,病情进展到晚期,出现脊柱强直、关节畸形等严重并发症,预后则相对较差,可能会导致残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诊断方面,新的诊断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不断涌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在治疗方面,新型生物制剂的研发和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未来,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虽然目前还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的康复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和家属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共同战胜疾病。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宣传和关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对文章的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fw@familydoctor.com.cn,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推荐阅读 更多>
- 我院6位业务骨干赴广西马山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23/09/27
- 国际助产士日︱生孩子少点疼?2023/09/27
- 我院顺利开展2021学年春季学期新带教临床..2023/09/27
- 我院荣登全省医疗机构持续发展榜单第五名2023/09/27
- 黄辉副院长督导口岸方舱实验室运行情况2023/09/27
- 加来驿站医务组为高考保驾护航2023/09/27
- 19张床位全市规模大!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23/09/27
- 我院团队 “华艺设计杯”防隔感应知应会知识..2023/09/27
- 我院高血压中心正式获颁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2023/09/27
- 教学竞赛展风采 匠心凝聚促成长——我院成功..2023/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