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就诊需求,点击预约挂号填写信息,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预约挂号
广告
X
什么是大动脉炎检查?
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确诊大动脉炎需要做以下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 是反映本病疾病括动的一项重要指标。疾病活动时血沉增快,病情稳定血沉恢复正常。 2.C-反应蛋白 其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为本病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3.抗结核菌素试验 我国的资料提示,约40%的患者有活动性结核,如发现活动性结核灶应抗结核治疗。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的患者,在经过仔细检查后,仍不能除外结核感染者,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4.血清学检查 近期研究发现TA患者血清中抗内皮细胞抗体、可溶性E选择蛋白、血栓调节素的水平增加,这些生物标记物对于TA的诊断和随诊价值尚未肯定。其他血管病变相关的自身抗体,如ANCA、抗dsDNA抗体和抗磷脂抗体很少出现于TA。 5.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可出现慢性轻度贫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比较少见。 二、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胸壁超声有助于检测升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而经食管超声对于降主动脉的显示效果更好。对其远端分支探查较困难。 2.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片可显示主动脉扩张或纵隔增宽,后者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主动脉瘤样扩张。 3.动脉造影 由于TA主要累及大型动脉,故通常难以进行动脉活检,而主要依赖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造影来确诊。动脉造影易于发现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病变,但对于主动脉远端及其分支病变的检出率略低。典型病变表现为血管局部狭窄,部分节段性扩张,病变血管壁较为光滑,呈渐变性改变。由于病程发展缓慢,常形成非常广泛的侧支循环。动脉造影不仅用于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还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如在血管狭窄处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动脉造影的局限性在于只能显示病变处血管腔的改变而不能提供关于动脉壁炎症的信息,同时该操作也具有一定风险,故如果不拟行介入治疗,则可考虑其他无创的影像学检查。 4.CT和MRI 对胸、腹、头、颈及其他部位进行CT和MRI扫描有助于发现大血管病变。在一项研究中,2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传统动脉造影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CT动脉造影对于诊断TA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对于动脉壁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于传统动脉造影。 5.正电子发射成像(PET) PET扫描应用于放射活性物质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可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病变情况。示踪剂摄取增强的部位与MRI所示动脉病变节段符合性很好。初步研究显示PET检测动脉病变部位的敏感性可能优于MRI,而且在理论上可能区分炎症所致和瘢痕所致的血管壁增厚。与CT和MRI相比,PET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TA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 心电图 约半数患者为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和劳损,少数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梗死改变,肺动脉狭窄可表现为右室肥厚。
大动脉炎检查基本信息
- 检查标本:
- 检查方式:
- 检查分类:
- 检查项目:
- 相关疾病:
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